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俄駐港總領事薩基托福: 中國抗疫經驗貢獻全球
2020-05-15    香港商报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不少國家認同中國抗疫取得巨大成就,並為全球抗疫贏得了「窗口期」,展現了非凡的大國擔當。俄羅斯與中國在預防和控制疫情上亦緊密合作,俄羅斯駐港總領事薩基托福(IgorI.Sagitov)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讚揚中國竭盡全力幫助其他國家,分享抗擊新冠病毒經驗。他認為有人針對中國提出索償實屬「不幸」。薩基托福強調,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這次疫情開展的工作眾所周知,任何了解抗疫決策和行動的人都知道WHO的國際防疫行動效率極高,相信WHO將繼續在全球抗疫工作中發揮重要協調作用。香港商報記者胡茵、黃兆琦、鍾欣欣
 
  甩鍋中國「實在不幸」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後,美國部分政客污衊中國抗疫不力,並企圖將美國疫情「甩鍋」到中國身上,更欲向中國提出無理索償,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一些政客更三番四次指中國要為美國疫情負責。薩基托福未有直接提到特朗普的名字,不過他指出,俄方看到和聽到對中國的各式各樣指控,「情況實在不幸」。中國克服了疫情的高峰,目前正努力令經濟回復正軌,而且沒有因為自身困難而拒絕幫助有需要的國家,竭盡所能幫助其他國家,並分享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薩基托福表示,聯合國是確保世界和平與繁榮的最大平台,「不幸的是,世界上潛在衝突仍存在」。他批評有一些國家企圖將信息「軍事化」,利用網絡作為武器。他認為,新興的多極世界,必須以政治手段去遏止恐怖主義以至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強化聯合國等依賴國際法的機制至關重要,才能在大國和小國之間取得平衡,恢復國家之間的對話,推動共識和妥協文化。
 
  當世衛全力帶領世界共同對抗疫情的時候,美國不但妄加批評,更暫停交會費。另一方面,俄羅斯支持聯合國與世衛繼續鼓勵多邊主義,力挺世衛抗疫。薩基托福說:「世衛在幫助各國對抗疫症大流行上,起到重要的協調作用,並會繼續發揮這功能。」
 
  俄中加強傳染病防控合作
 
  薩基托福強調,作為進入新時代全面夥伴關係和戰略合作關係的一部分,俄中兩國將繼續在廣泛領域加強合作,包括醫療健康、應對自然和人為緊急情況、預防流行病、疫情過後的社會經濟恢復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俄羅斯和中國加強了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方面的合作。薩基托福指,今年2月在中國疫情爆發期間,俄羅斯衛生部派遣5名流行病學專家到武漢,與中國醫學專家一起研發疫苗。由俄方專家開發的一種新冠狀病毒診斷系統證實有效。此外,同月俄方一架載有23噸藥品和個人防護設備(包括200萬個口罩)的飛機飛往武漢。中國的努力成功遏制疫情,到了3月,中國向伊拉克運送人道主義物資以防止新冠肺炎蔓延;4月一支中國醫療隊抵達莫斯科,不單分享抗疫經驗,還提供醫療援助和制定防止疫情蔓延的一系列措施。
 
  薩基托福特別提到,非常感謝恒地(012)向莫斯科市政府捐贈100萬個醫療口罩。此外,俄中兩國許多私人企業和機構一直相互提供巨大幫助,包括捐款和捐贈必需的醫療物資。
 
  俄港提升合作至關重要
 
  疫情令全球經濟大受打擊,俄港經貿聯繫也深受影響。如何令經濟在疫情過後復蘇,是各地政府必須認真考慮的議題。就俄羅斯經濟,薩基托福表示,從疫情中恢復的決定性因素是政府的支持,主要是對生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持,以及推出恢復需求和刺激消費的措施。
 
  現時在港俄羅斯僑民大約有3000人,主要從事旅遊、物流、進出口、會展等相關行業,不少人都在疫情爆發後失業和失去收入。初步數據顯示,俄港貿易總額今年首季同比大跌三分之一。與此同時,醫療器材、個人保護裝備、保健服務等的需求近期大幅增加。
 
  薩基托福認為,俄羅斯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提升合作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醫藥、創新與科技、環保相關行業方面,「雖然現時經濟回落,但有信心未來會長期向好,俄羅斯、中國內地和香港經濟發展,都有很大潛力」。
 
  「一帶一路」對接「歐亞經盟」
 
  俄羅斯經濟要從疫情中恢復,薩基托福強調,決定性因素將是政府的支持,當局對生產和服務部門的支持,能夠恢復需求並刺激消費。他說:「莫斯科與北京正在積極努力採取措施去應對疫情大流行對雙邊貿易和經濟合作的影響。當中,有建議加強兩國政府之間的戰略協調,迅速制定具體政策措施,以恢復雙邊經濟合作。另外,依據實際情況,有必要逐步取消入境限制並加快簽證處理,為恢復商務往來創造有利條件。」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俄羅斯也提出「大歐亞夥伴關係」(GreaterEurasianPartnership,內地譯為「歐亞經濟聯盟」)倡議。薩基托福表示,「一帶一路」旨在加強全球建設性合作,兩項倡議的概念具有共同根基,並基於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原則和價值觀,各國人民天生渴望和平與和諧的生活,希望能獲得現代科學和創新發展成果的自由,並同時保留各國本身的文化和精神認同。他說:「我相信這兩個概念將能夠加強各大洲的經濟合作,發展共同的運輸和能源基礎設施,並鼓勵數碼技術的推廣。」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郭玉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