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說】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創新南京 危中搶機開新局
【香港商報訊】記者杜林 宋璟報道:今年一季度,南京GDP及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保持正增長,成為內地唯一實現GDP正增長的萬億級城市。書記、市長輪流做東辦「政商早餐會」,帶頭「下館子」「逛書店」,推出「四新行動」計劃……主政領導頻頻現身,刷爆「出鏡率」的南京,創新舉措迭出的背後有何深意?5月26日,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韓立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解讀南京「創新名城 美麗古都」建設。
記者:韓市長好!感謝您撥冗接受本報採訪。今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南京是內地經濟復蘇最快的城市之一,我們注意到您在3月就率先「逛書店」,帶動服務業復蘇。一季度南京經濟保持了正增長,大家很關注,南京是如何做到科學戰疫、精準復工的?
韓立明:感謝香港商報對南京發展的關心關注。一季度,南京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6%,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1-4月主要經濟指標進一步回升向好,4月份除消費以外主要指標均恢復正增長;前4個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9.07萬人。
南京經濟運行呈現良好態勢,根本原因是在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科學戰疫、精準復工。我們主動下館子、逛書店,就是要靠前服務、主動對接,切實幫助商家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消費潛力釋放,加快恢復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生機活力。事實證明,南京以「管得住」保障「放得開」,以「兩手抓」推動「雙勝利」,經受住了「雙線作戰」的考驗。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充分肯定了民營經濟貢獻。我們注意到,今年南京在全國首創「企業家服務日早餐會」,您說這是一場「不散的早餐會」,南京舉辦這樣的早餐會有何成效?背後有何深意?
韓立明:民營經濟在南京創新名城建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近年來,南京新增新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是主力軍。今年,南京市委決定設立「企業家服務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從今年4月18日起,「企業家服務日」形成制度化,每月18日,圍繞一個主題,市領導以沙龍等形式與企業家面對面、零距離對話、座談。
我們希望通過早餐會這樣寬鬆輕鬆的活動,更多地與企業家面對面,接納企業家的各種意見和建議,聽取呼聲與期望,幫助企業家解決問題,更好地推動南京高質量發展。首次早餐會之後,南京相關部門積極與企業家互動,對於企業家們提出的42條問題,已有28條得到落實,14條正在推進過程中。同時,第三方機構也對一些企業進行了及時的回訪,了解、跟進相關事項辦理的情況。
未來,我們還將持續舉辦這樣的活動,要讓早餐會的效應進一步放大,辦理績效進一步提升,讓「早餐」從「套餐」變成「點餐」,從邀約變成「訂制」,從行業具體到企業,真正為南京發展新產業新經濟營造良好的氛圍。
記者:就在上個月,南京推出了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新行動」計劃,令人耳目一新。今年總理工作報告中未設定經濟增長具體目標,在我國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的階段,您認為南京如何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韓立明:政府工作報告不設定經濟增長具體目標,不等於不需要經濟增長的支撐。對於南京這樣的城市來講,經濟轉型早,創新力度大,經濟具有很強的韌性,我們提前布局、主動作為,不僅積極化「危」為「機」、「危」中搶「機」,而且自覺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將全力打好「六穩六保」堅守之戰、「四新行動」進攻之戰、「全面小康」收官之戰、「創新名城」持久之戰這「四場戰役」,努力為全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南京貢獻」。
正如您提到的,今年4月,南京市委市政府推出了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新行動」計劃,安排了906個重點項目。其中,「新基建」?眼5G網絡、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力爭年度投資860億元;「新產業」聚焦新醫藥與新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等五大方向,確保全年規模超4000億元;「新消費」以提振信心、引領潮流為重點,優化消費供給,打造消費品牌,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都市」圍繞打造更安全、更宜居、更智能的現代都市,力爭全年投入1200億元左右。
與此同時,我們將聚焦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軟件和信息服務、人工智能等五大產業地標,以及智能電網、軌道交通、智能製造裝備等三個高端製造裝備產業等8條產業鏈,實施強鏈補鏈專項行動;舉辦產業鏈供應鏈對接交流會,加強創新主體培育,深化開發區和15個高新園區去行政化改革,促進新型研發機構和「城市硅巷」提質增效,辦好2020「南京創新周」,打造高端創新資源和人才集聚「強磁場」。
記者:我們了解到,南京正在全力打造「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去年,南京還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世界文學之都」。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南京,未來將如何進一步建設和打造歷史文化載體,不斷擴大南京的國際影響力?
韓立明:南京全力打造「創新名城、美麗古都」,注重傳承歷史文脈,展現歷史文化,努力推動古都保護與城市特色發展邁上新台階,持續提升南京城市國際知名度、美譽度。概括起來,就是在「傳承、品質、融合、古今」這八個字上下功夫。
在有效保護中推動「傳」與「承」。南京共有各類文物古蹟2463處,明孝陵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南京城牆、海上絲綢之路南京史跡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我們將全力保護好古都格局、街巷肌理和歷史遺存。加快推進文物和歷史建築保護修繕,精心打造歷史風貌區和歷史文化街區,結合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扎實抓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千方百計留住城市記憶,讓群眾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增強歷史自豪感和文化歸屬感。
在活化利用中彰顯「品」與「質」。我們將創新歷史文化展示載體,深入挖掘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等資源,加快城牆博物館、國際和平博物館等項目建設,高品質打造南京特色歷史文化的集中展示空間,策劃一批有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培育一批文物建築、歷史建築活化利用的品牌成果。大力推動文化與科技、旅遊、藝術、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好南京雲錦、金陵刻經等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出一批高品質文創產品和文藝作品,不斷發揚光大南京的傳統商業和傳統工藝,讓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不竭源泉。加快完善城市文化標識系統,讓歷史文化融入尋常生活,讓人們可以隨處了解南京、品讀南京。
在開放交流中實現「融」與「合」。讓南京文化「走出去」。我們將加快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南京遺蹟和明清城牆申遺工作,精心辦好中國南京周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境外交流展示活動,搭建世界城市文化交流平台,擴大互動交流「朋友圈」。把世界文化「請進來」。2021年5月,我們將舉辦第九屆名城會,以「互鑒·融合·共創」為主題,誠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一帶一路」沿線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學之都城市、南京友好城市的市長、國內外遺產保護與利用專家參會,開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互鑒,探索以文化激活空間賦能城市,推動歷史文化名城可持續發展,促進文明互鑒融合共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
在創新發展中貫通「古」與「今」。南京重點做好兩件事:一是講好「中國和平故事」。南京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以國家公祭日等重大活動為契機,辦好國際和平論壇與文化交流等相關活動,積極建設國際和平城市、傳播中國和平之聲,把國際關注、中國方案和南京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塑造中國和平形象窗口。二是打造「世界文學之都」。正如您所提到的,2019年10月,南京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辦的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成為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學之都」城市。南京將高標準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文學之都」,大力實施國際交流促進、文學創作繁榮、書香城市建設、產業跨界融合等「四個工程」,用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南京實踐,向世界傳播中國形象、闡釋中國理念、展示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