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但危中總有機,過去幾個月,線上觀賞逆勢成長,國際知名藝團及藝術家紛紛進行網上直播或重溫節目,以往一票難求的演出,如柏林愛樂、莫斯科大劇院、?本龍一音樂會等等,均有免費網上直播,「造福」全球藝術愛好者。在本地層面,不少藝團亦沒有因疫情而停下來,而積極在社交平台推出不同口號、透過品牌推廣來維持其社會功能。 文:Ruth Chung
本地藝團近月推出林林總總的線上影音活動,在減少外出、留在家中的情況下,藝術便成為了一劑治療心靈的良藥,幫助對抗焦慮和無聊。
發揮藝術的社會功能
作為本地最具代表性的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於疫情期間,以#PhilYourLifeWithMusic為主題,由樂團樂手拍攝影片,與觀眾談音樂和生活,更集合逾百人參與演出《獅子山下》網上音樂影片,鼓勵各界勇敢面對挑戰,單計Facebook平台已得到5.3萬次觀看,體現出樂團及藝術於社會上重要的功能及價值,發揮影響力。
香港話劇團則展開了自創團以來前所未有的網上「戲寶重溫」,首次公開其戲劇檔案,以饗一眾「餓」了已久的戲劇迷,並推出「有文字你send來.不『疫』樂乎」短篇文本創作計劃,收集劇迷在疫情期間的有趣故事,獲選作品更有機會獲團員在網上演讀及得到$2500獎金。
疫情下的藝團未來
疫情能見溫情,也令藝術闖出新格局。城市當代舞蹈團除了推出網上公開綵排直播、節目付費點播及舞蹈課外,更推出14天的網路駐留計劃,一共32位舞蹈藝術家及製作人等參與,探討舞蹈業界抗疫對策,例如如何在網絡世界進行實體創作、文化藝術品牌推廣及倡議、表演藝術的創業精神等,聚集業界探求新方向及機遇。
誕生一對一音樂會
疫情下藝團生出創意,「一對一」音樂會因此萌生。香港藝術中心及藝團「現在音樂」已在日前舉行了一場名為「Out Of Our Heads(OOOH!) 」的迷你聲音藝術節,這是一項「一對一」的演出活動,只容許極少數觀眾體驗,觀眾在表演場地各處遊走,並到不同的「舞台」以耳筒即時體驗藝術家現場演出的作品,期間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及聚集人數。「Out Of Our Heads(OOOH!) 」將於6月6日舉行第二場表演。正常而言,這不符合經濟效益;但在這「非常時期」,千人表演暫不能再,這個「一對一」音樂會,將會是新穎的嘗試。
危中有機,經過此一「疫」後,以上例子正好向政府及各界證明表演藝術存活的必要性,不論在社會順境或逆境時,皆能為市民帶來正能量,引發思考及改變。另外,以往藝術節目講求「現場感」,目前藝團卻需要思考未來的欣賞模式、節目製作的各種可能性,如技術及設備上該如何配合等,成為藝團逆流而上及轉型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