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獅子山下 守望長者
2020-06-07    香港商报
 



記者:雲遜 攝影:馮瀚文

疫情令香港各行業大受打擊,餐飲業改為催谷外賣、教學機構改以網上教學,即使是慈善團體行善,也不得不調整策略。由義工組成的榕光社,服務黃大仙區獨居長者31年,以往每天都會「派飯」,在非常時期,機構發揮香港人靈活變通的個性,由派飯「堂食」改為向長者派發一星期的飯?,疫情之下仍無阻義工行善,在獅子山下,彰顯守望互愛精神。

榕光社主席聶揚聲(聶主席)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該社的派飯服務與惠善慈善基金合作,在黃大仙、九龍城及觀塘向長者派飯。在黃大仙竹園南?榕光社中心內設有「惠家飯堂」,聶主席稱:「九龍城每日中午派飯數目70個,觀塘派發午餐、晚餐的總數300個,觀塘派飯點除了懸掛八號風球外年中無休。」聶主席透露,在疫情下最受影響的是竹園飯堂,因飯堂提供堂食,每日分兩輪供應60份長者午餐,每輪30名長者入內進餐。疫情爆發後,已改為派發飯?,長者每日到中心拿一個飯盒回家用餐,第二天把舊飯盒交回再領取新飯盒。聶主席續指:「最近改為提供一星期分量的白米及食材給長者回家煮食,不過這只是臨時性質,希望疫情過後,飯堂可以重開。」

派飯兼派口罩

採訪當日,記者在竹園飯堂外看見不少長者提早半小時已在排隊等候派飯,排第二、三位的劉婆婆與陳婆婆對記者表示,在該區輪候派飯經已數年,以往在中心飯堂內吃,長者之間可以互相聊天,消磨時間。雖然現在因疫情取消了堂食,改為領取食材回家烹煮,但兩位婆婆並不覺得麻煩。陳婆婆笑稱:「只要有飯吃就開心歡笑。」記者問到口罩的存量時,兩位婆婆指中心曾多次派發口罩,且連月來她們甚少出門,所以有足夠口罩使用。聶主席透露,疫情期間在派飯盒的同時亦會每人多派送一個口罩:「希望老人家不要重複使用口罩,這三個月來,每月派發了一萬一千多個口罩。」他感謝多位善長在疫情期間,捐出數量龐大的口罩,讓榕光社可以照顧長者的生活所需。

除了派飯派口罩,聶主席指榕光社還提供中醫義診服務,黃大仙區每兩周開診一次,每次有四位醫生應診,其中兩位負責針灸;九龍城區星期一至五每天開診,觀塘區則逢星期一、三、五開診。疫情期間,上門看病的人減少,但義診的醫師仍會按時開診,以備街坊不時之需。聶主席解釋:「其他機構的中醫義診只是不收診金,但會收取數十元藥費。榕光社不論醫生診金或藥費皆分文不收,每次最多可開七天藥。只要病情需要,醫師不會理會藥的價錢,照開無誤。」

照顧長者「安心去」

中國傳統社會忌諱在生前談論身後事,然而獨居長者對此也有一定擔憂。榕光社比一般機構特別之處,就是會為獨居長者提供善終服務。據聶主席了解,香港有兩間教會機構也提供相關服務,其中一間要收取費用,然後交給長生店處理,另一間則會協助家屬辦喪禮。聶主席續指:「本社不論貧富,也不會只交由長生店代勞。要是往生者沒有直屬親人在香港,本社會有義工處理所有流程,包括到殮房、殯儀館,還會守夜、送上山,按往生者生前意願進行土葬、海葬或者綠色殮葬。」聶主席解釋如往生者生前領取綜援,後事費用會由政府承擔;沒領綜援者,就由該社慈善基金撥款。榕光社的善終服務可切切實實地幫助孤獨老人,安心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至於由社署及國際救援協會轉介過來的個案,聶主席形容為生死兩相交,不會拒絕為無親無故的往生者送終。

長者義工服務長者

榕光社的服務對象是長者,義工團隊之中,也有不少是退休人士。有長者義工對記者表示:「雖然退休了,但覺體力仍然可以應付,何不去幫助別人?看到受惠對象面露笑容,是我們這群義工最感欣慰的事。」31年來,榕光社一直靠善長捐款支持營運,聶主席坦言曾以為疫情期間,籌款會相當困難,連本來預備舉辦、為安老院籌募裝修費用的大型活動,也因疫情而停辦。誰知連月來依然收到善長的捐款支票:「很感恩,外界認同本社的服務,希望我們繼續運作,多謝社會支持。」疫情陰霾籠罩,幸得善心市民默默發揚獅子山精神,在這座「靠山」支持下,一班義工得以繼續維持服務,讓區內長者感受到人間暖意。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董岳昕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