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隱世名醫弘揚正統推拿
2020-06-11    香港商报
 

 獨創療法撰文:Karena 攝影:蔡啟文

  推拿是中醫的傳統技法,在人體經絡、穴位、疼痛部位以推、揉、撥等手法進行治療。香港推拿學會終身名譽會長吳文豹教授在上海及香港從事中醫推拿逾50年,治療過不少國寶級運動員,他移居香港後專注教授推拿治療,為的是改正香港人對推拿的錯誤認知,期望把中醫推拿發揚光大。

  推拿是中醫治療的一種方法,如同針灸,一般人認為推拿只能治療筋骨問題,但原來推拿能治內外婦兒多種疾病,有活血止痛、紓緩疲勞、調整臟腑等功效,吳教授解釋:「推拿可以治療各種慢性病,如睡眠欠佳、腸胃、頸椎問題等。外界對於中醫推拿並不真正了解,認為扭傷、肌肉痠痛才找推拿。中醫治骨傷與推拿運用同樣的手法,以往治療骨傷集中於正骨傷筋的疾病,但現時以治療頸、肩、腰、腿創傷及跌打損傷為主,推拿則是包括內外全科,治療範圍廣闊。」

  妙手為國手「回春」

  吳教授在內地及香港從事中醫推拿、骨傷科臨床研究50餘年,在上海成績輝煌,是上海巿第二、四屆科協委員,曾被邀請為國寶級運動員治療運動創傷,包括為中國女排三位主力隊員以及羽毛球世界冠軍醫治。吳教授回憶道:「運動員每天要為比賽作準備,投入緊張的訓練,而訓練不當可使人體軟組織受傷,特別是過分的運動加上不慎外傷。八十年代,李月明、李國君與許新代表上海隊參加全國聯賽,領導請我來為她們治療。李月明為副攻手,有一次她腰傷嚴重,動彈不得,是長年勞損加上新傷所致,我為她醫治兩次後,已經能重返練習場。隊長及主攻手許新在一次比賽中骨折,經過我十多天手法治療後也痊癒了。李國君則是膝部有勞損,經過我的十次治療後也恢復健康。中國羽毛球隊第一位女子羽毛球世界冠軍張愛玲也是膝關節不好,我曾為她治療5次,使她在練習時不再疼痛。」經過吳教授獨創的壓痛點推拿療法與水針治療(穴位注射療法),在沒有傷口及最短時間內為一眾運動員解除痛苦。

  結合中西醫的推拿治療

  吳教授1965年在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推拿學校畢業,1968年學習西醫骨傷科,有數十年臨床經驗,他將中西醫結合,獨創壓痛點推拿療法。吳教授表示:「中醫是宏觀而西醫是微觀,由中醫角度來看,肩、頸、腰、腿痛症因很多問題而引起,而西醫的治理重點在骨頭,治骨的效果不錯,但很多時候痛症是因肌肉、韌帶及筋膜的問題,若病發原因不在骨頭,西醫用的打針、止痛及開刀等治療方法未必有效,此時中醫對軟組織的消腫、祛瘀、止血活血的治療方法更為理想。」

  最近吳教授遇到一位患滑膜炎的病人,膝蓋積水,像針扎一樣疼痛。人的膝蓋有滑液囊,作用是保護膝關節,當膝關節因反覆摩擦或受外力撞擊,滑液囊就會積水保護旁邊的肌腱、軟骨。吳教授解釋:「滑液囊起潤滑作用,滑液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當發炎時便會積水。患者曾求助西醫抽吸積水,之後不但使關節浮腫,真空後水分又重新積聚,或需開刀治理。中醫推拿則可令炎症消除,再配合中藥敷治,在沒有傷口的情況下使積水消退、消腫。」

  功效與推拿時長無關

 

  吳教授1992年來到香港,在這之前香港沒有正規推拿醫師,當時推拿被認為是放鬆筋骨的服務,並有推拿時間愈長愈好之說。吳教授解釋:「推拿治病應由醫師決定時間長短,與一般放鬆按摩不同。按摩師用手法放鬆肌肉,而推拿在進行診症、整復時會考慮經絡走向,從病人全身構造了解病因,再進行治療,而且重點在於辨證論治,根據每個人的徵狀制訂治療方案,有些人看3至5次便痊癒,但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如推拿手法正確、力量適當,按摩後會有短暫痠痛,這是在按壓穴位時的正常反應,出現疼痛說明該處有瘀血、組織水腫。有人指出長期依賴推拿手法,很可能讓肌肉纖維化,使肌肉僵硬,也會讓身體對疼痛的反應變得更敏感,這說法是否正確?吳教授指正說:「只有接受了錯誤的推拿才會有以上情況,有人以為經過大力按摩後可以消除疼痛,但翌日卻會更腫,手法不正確會令情況更糟糕,中醫推拿必須經過正規訓練。如果接受推拿後三、五天肌肉仍痠痛,以及皮膚有瘀傷,代表接受了錯誤的推拿手法。」推拿完後即使有痠痛感,全身也應該感覺舒暢,若三、五天後劇痛仍未消散,就應立即求醫。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