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原本就處於井噴態勢的直播帶貨更加火熱,越來越多的明星、名人、網紅、企業家等,紛紛跳上直播帶貨這輛飛馳的列車,以期能分吃到其中的一塊「蛋糕」,中國也由此進入了全民直播帶貨的時代。受訪專家認為,直播帶貨的風起雲湧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在提振經濟、拉動內需的同時,也吸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這種新零售模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與此同時,市場也需正視直播帶貨行業野蠻生長、問題叢生的客觀現實,並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進行規範化發展。
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直播電商迎全面爆發期
對於直播電商行業來說,2020年注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年份。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直播電商進入快車道,迎來了全面爆發期。
在剛落幕不久的「6.18」購物節中,直播帶貨為電商平台GMV(網站成交金額)的快速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據各大電商平台發布的「6.18」戰報,它們的戰績均超過上年同期水平,成交額甚至與去年雙十一的規模相當。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方超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於傳統的軟文介紹和靜態推介,直播帶貨更容易吸引消費者,也擁有更好的消費轉化率,同時還能與消費者保持較高的粘性,而這些都是電商銷售的關鍵要素。他指出,直播帶貨的火爆,也有通訊技術方面迭代發展的原因,4G和5G的迭代,流量資費的降低,移動智能終端的發展,都給直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也有政策導向的原因,成為很多企業入局直播領域的堅定信心。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疫情的影響和產業智能化的轉型,給直播帶貨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大的社會環境。他提到,目前已有的平台,尤其是短視頻平台和直播平台,為直播帶貨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基於以上兩點主要原因,中國的直播帶貨變得持續火爆,甚至進入了全民直播帶貨的時代。
助企業緩解疫情衝擊
與十幾年前曾經流行一時的電視導購不同,直播帶貨的場景只需臨時搭建一個小小的空間及配備簡單的裝置即可運作,帶貨的主播會將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商品,通過直播技術進行線上展示,向觀眾詳解產品的特性並答疑解惑。從唇膏、面膜之類的小商品,到汽車、房產等大類產品,直播帶貨的產品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從城市的高樓大廈到鄉村的田間地頭,直播場所遍布內地各個角落。事實證明,這種新的服務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接受。
對於因疫情影響而導致線下實體門店銷售不振的企業來說,將注意力轉移到線上的直播帶貨上,是為數不多的能夠緩解疫情衝擊的辦法之一。基於此考慮,不少企業的實控人、董事長等親自披掛上陣,為自家的產品賣力「吆喝」。比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今年已經參加了5場直播帶貨活動,累計銷售額已超過178億元(人民幣,下同)。
方超強認為,今年電商直播發展的一大趨勢是,中小型直播電商平台大量出現並入局,商家自主直播為主。但直播門檻的降低,也導致直播內容良莠不齊的現象更突出。「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除了一些頂尖的直播帶貨播主和公司,剩下大量的網紅和公司帶貨其實很多是虧損的,因為直播銷售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來刷成單量等數據。」王鵬稱。
疫情之下,依賴線下活動的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但線上經濟則異常火爆,直播帶貨是其中逆勢增長的行業之一,它在提振經濟、拉動內需的同時,也在吸收就業上貢獻了一定的力量。自帶流量的明星、名人、頭部主播的功成名就,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進場,做一名帶貨主播成為了很多人嚮往的職業。數據顯示,今年3月,淘寶披露了2019年淘寶直播的成績單,淘寶直播共有4億用戶,主播數量超過了100萬,而通過淘寶直播引導成交2000多億元,其中,有177名主播帶貨銷量破億。
國家層面也對直播帶貨給予了充分肯定,出台鼓勵行業發展的政策。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浙江聖港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黃偉認為,各地政府出台鼓勵直播帶貨行業發展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爭奪直播之都的稱號,吸引更多優秀的產業鏈人才、資源進來,真正做好直播產業。很重要的角色,目前來看外需受疫情影響明顯,所以直播帶貨在拉動內需和穩就業這兩點表現亮眼。
此外,方超強認為,直播人才的延攬和培育,是發展直播和電商行業的必要要素,有利於推動當地直播和電商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有利於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和稅收。
無論是京東、天貓、蘇寧、拼多多等傳統的電商平台,還是近幾年興起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今年都將更多的目光聚焦在直播帶貨上,並在這個新商業模式的競爭中押注更多的籌碼,相繼布局推出了各種各樣的電商直播模式。
尚有監管漏洞待完善
在疫情的助推下,今年以來,直播帶貨呈現井噴狀態,但同時行業的發展也面臨各種問題。比如,主播所帶之貨涉及虛假宣傳、貨品質量不過關等問題,而直播現場也不乏各種「翻車」事件,即使由著名主播撐場的直播帶貨,也難免出現類似的問題。
中國消費者協會昨日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指出,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112384條。「槽點」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台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後服務難保障等。
「目前直播帶貨的模式需要人們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直播平台它自己規範不規範,是不是以次充好,有沒有這種不合格產品;另一個是,直播帶貨能不能真正意義上帶動經濟增長。這些問題使得直播帶貨的規範化變革迫在眉睫。」王鵬說,直播帶貨這種模式對於供銷雙方來說是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因為它將是一種價值的保證。同時,這種品質又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給顧客帶來服務,這一點在未來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直播帶貨在未來可能會向?規範化的趨勢發展。
鑒於直播帶貨存在的各種不合規問題,中國商業聯合會近期發布通知,要求由該會下屬媒體購物專業委員會牽頭起草制定《視頻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範》和《網絡購物誠信服務體系評價指南》等兩項標準。這是行業內首部全國性標準,將於7月發布執行。方超強指出,關於直播涉及虛假宣傳和假貨,完全可以依據《廣告法》《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來規範,直播機構和主播至少要承擔廣告製作、發布者的責任,品牌方也需要承擔廣告主責任和產品責任。
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諸多的研究機構發布分析的報告看好這種新零售商業模式的發展潛力。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今年內地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預計將增至5.26億人,直播電商銷售規模將達9160億元,約佔國內網絡零售規模的8.7%。
黃偉提到,直播帶貨不是曇花一現,它更多的是時代發展產物,因為購物需求是人的基本慾望,直播只是讓需求更方便直接。5G商用後,直播的場景化會更好,也會更火熱;在方超強看來,直播帶貨的現狀決定了整個行業必然會有一個優勝劣汰、重建秩序的過程。直播帶貨的火熱,目前看來是可以長期持續的,這是內外因素共同決定的。只不過,後續能夠長久存續並發展的,必然是能更加合規,內容更有創新性和擁有更多優質主播資源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