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名家專訪】貼地陶塑展現香港日常
2020-07-30    香港商报
 

  【名家專訪】貼地陶塑展現香港日常

  讀者是否認為藝術高不可攀?抑或藝術本該源於生活?陶塑藝術家李慧嫻的作品展示了藝術就是生活一部分的本義,她甚少創作陶製器皿,而是用體態豐腴的陶塑人物,訴說具本地特色的日常故事。

  撰文:Janice

  圖片:藝倡畫廊及藝術家提供

  香港藝術發展局舉辦的「香港藝術發展獎」是本地文化藝術界的年度盛事,今年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由陶藝家李慧嫻獲得。李慧嫻的作品,讀者或早已見過,如放置在港鐵站內的「肥嘟嘟」男女陶塑人物,樣貌平凡,卻呈現出港人日常的生活縮影。

  被陶泥可塑性吸引

  李慧嫻父親是攝影師,但她一向視陶泥為自己的朋友,畢業後擔任美術教師,與陶藝又是何時結緣?她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上世紀80年代,香港理工學院(現香港理工大學)開辦二年制高級陶藝課程,提供專業訓練,「這個課程循序漸進,由基本知識教到如何將陶瓷成為表達自己意念的材料,非常扎實。」李慧嫻逐漸被陶泥高可塑性的特質吸引,「透過自己調校水的分量控制陶泥的形狀,最重要的是它毋須使用其他工具,純粹靠雙手創作。」她認為陶藝不同於繪畫或雕刻,需要透過筆、刀或鑿塑造自己所希望的形狀。「課程結束之際,要提交畢業作品,便四處找題材。我走到藝術中心的暗房裏,看到不少人疏落地坐在電視前,光線投射的影子啟發了我。」自此,李氏便展開了人物陶塑創作之路。

  生活氣息濃厚

  李慧嫻的陶塑最具標誌性的特點莫過於「肥嘟嘟」的形象,每個人像都豐腴兼幽默滑稽,儘管生活氣息濃厚,卻不是走寫實風格,「剛開始我捏的人物並不豐腴,很多人說瘦是美,後來我覺得美的標準不應該是由社會賦予。」她更欣賞漢俑、唐俑,前者線條簡單,後者形象豐腴,也喜歡作品線條流暢的亨利.摩爾。「我最常用的是一種叫『Crank』的陶泥,它的別名叫寬容的泥,可任我『搓圓撳扁』,即使體積大的陶塑,它都能承受,不會變形。」就是這種陶泥,還原生活中的小人物,讓觀者倍覺親切。如港鐵油塘站的《行人、閒人》的6個人物雕塑,它們或在通電話、或在扇風、或在吃東西,這不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嗎?創作前她特意花數天到油塘站觀察市民的生活點滴,加上最初的構思就是希望市民能觸摸、走進藝術品當中,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令作品變得更生動、更親近人心。

  腦洞大開的題材

  這些陶塑不但體現了本地文化,也展現了李慧嫻天馬行空的想像。觀者須拋開慣性思維,以輕鬆的態度欣賞,才能感受其妙處。即日起至10月11日於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目前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告)舉辦的展覽「原典變奏——香港視點」展示其系列作品「海闊天空」,該作品放置在窗邊,一個個窗戶被李氏填入香港不同的特色街道,恍如一窗一世界。她並大玩廣東話的「食字」文化,「如『蘭芳道』,我想到梅蘭芳及中環著名的奶茶店蘭芳園,因此構思出梅蘭芳在蘭芳道蘭芳園喝鴛鴦、讀劇本的情景。」她坦言系列中最喜愛的是「大強街」,街道中的陶塑人物是一位推?紙皮車的大叔,「見到街道名,我即想起與大強對立的小強,我們經常說小強代表打不死的精神,因此我放置社會上的基層人物在大強街。」細看作品,又帶點諷刺意味。

  在李慧嫻的作品中,筆者看到不少值得深思的陶塑,如《超女》中人推?超市手推車,車裏裝滿貨品,就像平日所見的「師奶」,她們恨不得有「三頭六臂」去購物,有「金晶火眼」看到優惠商品。雖然這不是新作,不過放於現時同樣適用——疫情期間,不少人因擔心米、紙巾、罐頭等短缺而去搶購。這些貼地的題材、生活化的陶塑,容易引起觀者共鳴,拉近大眾與藝術的距離,這大概就是李慧嫻屢獲獎項的原因。

  藝術家簡介

  李慧嫻生於香港,是香港康文署博物館專家顧問及香港當代陶藝協會創會會員。她曾先後獲利物浦大學藝術教育(榮譽)學士學位、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藝術教育文憑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學位。曾任教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1985年獲香港市政局藝術獎(陶藝)、1999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雕塑)、2005年獲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頒發嘉許獎章,以表揚其推動文化藝術發展的貢獻;2016年入選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今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

  李慧嫻曾舉辦15次個展,並參與逾170次聯展。作品在香港、上海、北京、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法國及英國等地展出,並被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廣東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收藏。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蔣琳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