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報時評】顧慮實無必要 檢測莫再遲疑
2020-08-29 01:16    香港商报
 

【商报时评】顧慮實無必要 檢測莫再遲疑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普及社區檢測今日正式接受網上預約,市民可自行選擇時間到全港18區設置的141間檢測中心,讓場內專人採集樣本,3日內就會收到檢測結果,一旦陽性就會送院隔離治療。特首林鄭月娥昨再強調檢測安全、方便、快捷,同時充分保障私隱,希望市民接受這項免費檢測服務。

本港疫情近日逐漸回順,昨日本地新增確診降至10宗,情況無疑令人鼓舞;可是,這絕不代表我們可以掉以輕心,更不等於社區內再無傳播風險。世衛日前就重申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尤其是聚集性疫情發生地,檢測需要擴大至症狀輕微甚至無症狀患者,從而隔離病例、打破病毒傳播鏈,因為無論有症狀還是無症狀,病毒感染者都可以傳播病毒。眾所周知,病毒一日仍然存於社區,市民一日都要承受感染風險;唯有把所有病毒宿主找出隔離,包括有症狀和無症狀者,疫情才可稱得上真正受控,恢復正常經濟社會運作亦更有基礎與信心。否則,全面重啟經濟、重啟就業、重啟口岸難以談起,莘莘學子也難全面復課。可見,普及檢測絕對有其必要,參加人數更是愈多愈好,隱形患者找得一個得一個。

近日坊間質疑檢測準確性問題,由「假陰性」開始擔心到「假陽性」。必先釐清,所謂「假陽性」只是敏感度標準高低問題;為免檢測結果出現漏網之魚,敏感度宜緊不宜鬆無可厚非,寧枉勿縱始終比放過病毒好。現在檢測一方面依香港的標準作業程序及法例進行,所用試劑又已得到歐美等地認證,況且,初步測試呈陽性者還將經過政府複檢確認,亦即會有雙重把關。而歸根究底,即使「假陽性」仍低概率地出現,對疫情管理亦非壞事,頂多造成虛驚一場,重點是不會令病毒殘留社區。故此,「假陽性」的顧慮根本不成反對檢測的理由。

回顧普及檢測的推行過程,有關方面一直細心聆聽社會反響,繼而不斷優化執行細節、一一回應坊間顧慮;政府今次工作,體現當局一心以抗疫為先、以市民健康福祉為重,值得社會各界肯定。從回應難以自行採集樣本的顧慮,到回應關於私隱顧慮,以至為了避免大型群眾聚集,既設立專門的網上預約系統,又讓長者及不能上網人士到屋辦事處或郵局登記,另外所揀選的141間檢測中心,全部都通過衛生署和機電署的評估認為適合採樣,並可確保等候採樣的市民保持充足社交距離。政府對坊間顧慮的回應,不一而足。

當然,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是背後一切的根本,不然香港已無條件進行大規模檢測。昨日,新一隊約160名核酸檢測支援人員抵港,預料未來人數將增至600人,對於他們不辭勞苦助港抗疫,尤其是在港期間不得外出,只能在實驗室場地內活動,連同其他所有有份貢獻檢測計劃的官員和人員,都肯定值得我們致以最高的敬意與謝意。

為己為人為香港,我們誠應積極參與檢測。何者真心為市民、為香港?何者一味玩弄政治、一味找碴反對?實在明顯不過。大家既要放下有色眼鏡,亦要放下「我無病,不用檢」的僥倖心態,一起配合締造無疫症社區!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肖靜文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