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報時評】應正確看待普檢成本效益
2020-09-05 02:38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普及社區檢測登記人數昨日最新增至95.3萬,為了貫徹「願檢盡檢」原則,政府宣布延長122個檢測中心服務時間,由原定的一星期多延長4天,以更好回應市民的檢測需要。的確,普檢有助防疫抗疫乃毋庸置疑,在20.4萬樣本完成檢測之中,已順利篩查出4名無症狀隱性患者,亦即是將4條潛藏傳播鏈切斷。然而,社會上仍有聲音質疑計劃不符合成本效益云云;問題是,我們究竟應如何衡量成本效益?

  首先,以為篩查出來的隱性患者愈多,普檢成本效益則愈划算,本來已是奇怪論調。難道大家更樂見的,不是全港疫情比想像中輕微嗎?為何確診者少反而不值欣喜?事實上,斟酌成本效益本來是個「偽命題」,香港當務之急乃如何更好防控疫情、讓香港更早走出疫情。始終,生命無價、健康無價。假若成本效益論點成立,莫非當局又應以昂貴為由縮窄而非不斷擴大資助藥物名冊?

  而且,我們也不能單單眼於目前普檢中發現的4個陽性結果,而無視了其餘20餘萬個陰性結果,因為兩組結果皆為檢測計劃的成效,至少可令相關陰性結果者稍感安心。相關道理,實跟愛迪生發明鎢絲燈泡時說,所謂失敗嘗試不過是發現哪些方法做不出燈泡相若。情況亦如政府資助的大腸癌篩查計劃,措施固然旨在及早發現和治療患者,但當患者比例偏低時亦不能說篩查無用、應予推倒。而且,相關「大數據」還有助政府和專家加深對疫情的了解,預防下一波疫情。

  除了站在公共衛生角度出發,普檢的成本效益還應從經濟社會層面來觀察。眾所周知,疫情已令香港百業蕭條,許多場所都未能如常經營,普檢無疑可為重啟經濟創造更好條件。對比香港上半年GDP暴挫約9%,以及兩輪防疫抗疫基金和預算案紓困措施共涉逾2800億元,普檢所花費的幾億成本堪稱九牛一毛;反過來,預防勝於治療,普檢甚至是項小往大來的「投資」,較諸持續受困源頭不明的隱性傳染個案,爭取將社區傳染風險降至最低肯定更有利經濟重啟和復蘇。最先發現疫情的內地,GDP之所以能夠從第一季大挫6.8%,快速地在第二季反彈至增加3.2%,成為全球第一個走出疫情衰退的主要經濟體,大規模檢測正是重要條件與前提了。

  盡快讓社會運作復常,所帶來的無形效益不可計量。對於停學多時的莘莘學子,早日重返校園無疑有助追回學習進度。市民可以出外消遣、做運動等,對身心健康及紓緩情緒困擾亦有好處。當香港疫情威脅大減,亦更有條件推動「旅遊氣泡」及「健康碼」的合作,這不僅有利經濟進一步復蘇,也可讓酷愛旅遊的香港市民舒舒氣。

  說到底,要衡量成本效益,肯定不能「計出不計入」,並應看清整盤「大帳」;考慮到普檢對公共衛生,及對經濟社會的一切有形無形的效益,再比照措施所涉的金錢和人力物力成本,到底計劃是否值得做?是否應該推倒?答案相信不言而喻。所以,最後必須再次不厭其煩地呼籲:為人為己,尚未接受檢測的市民,誠應盡快參與配合檢測計劃!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董岳昕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