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深圳民政先行示範打造深圳民政先行示範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民生幸福標杆」」
2020-09-07 09:09    香港商报
 

  托民心 暖人心暖人心 聚同心聚同心 深圳民政先行示範打造深圳民政先行示範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民生幸福標杆」」

 

  老有頤養、幼有善育、弱有眾扶。過去 40年,民政事業與深圳經濟特區同呼吸、共命運 。在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深圳,於國內率先建立了地方政府與民政部合作機制,民政部將「9 大領域 、32項改革創新任務」放在深圳先行先試。民政事業加快轉型發展,人民幸福指數持續上升,許多創新亮點深獲讚譽,一部特區民政事業改革發展的精彩篇章躍然紙上,可謂是「深圳樣本,中國標杆」。(黃鳳鳴  常曦文)

  更加緊密的部市合作

  9月18日,第八屆中國慈展會將在深圳開幕,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吹響衝鋒號。作為民政部與深圳市合作機制的成果之一,七屆展會,聚熹微之光點燃大地,集微小善意播撒眾生,累計有近10000家機構 、3100多個項目、1400多場活動、120多萬人次觀眾參展參會參賽,對接總金額約528億元 。七屆耕耘,慈展會已成為國家級、國際化 、綜合性的脫貧攻堅的成果展示平台,慈善資源的對接服務平台、慈善文化的傳播推廣平台,慈善生態的協同共創平台。

      依託部市合作機制,民政部近年來將「9大領域 、32項改革創新任務」放在深圳先行先試。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巨災保險、社會組織體制機制試點改革、社區基金會創設、基本殯葬服務改革等一批重大改革創新成果,有力托底民生民心,築牢深圳高質量發展基石,也為全國民政事業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發揮了先行先試的作用。

      如果說創辦經濟特區,是深圳改革開放一次波瀾壯闊的啟航,那么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則是新時代深圳一次再創奇跡的進軍。在民政部和省民政廳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民政事業將在在老有頤養 、弱有眾扶、促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等方面先行示範。

      在打造全國示範的現代慈善創新發展高地上先行示範。深圳將以法興善、依法行善,加快構建依法治理、制度完善、作用顯著、管理規範、健康有序的現代公益慈善體系,更好地發揮公益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 、促進社會和諧、引領社會風尚、提升城市文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慈善事業法治化建設,為建設一流法治城市和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實踐內涵 ;構建現代慈善體系,建立完善相關扶持政策,加快發展「互聯網 +慈善」 「金融 +慈善」、慈善信託、社會影響力投資、公益企業等現代慈善運作模式;以深化慈善會體制機制改革為試點,探索設立專項基金或科創獎勵項目,助力解決事關創新驅動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加強慈善行業監督管理 ,讓每份善心義舉都得到呵護。

      目前 ,深圳有 11755家社會組織,涵蓋養老、環保 、扶貧 、教育 、助困等領域;有418家基金會,其中 235家基金會是慈善組織。慈善法於2016年9月1日實施後,深圳頒發了全國第一張慈善信託牌照。4年來深圳的慈善信託 、公益金融、科技向善,始終走在全國最前列。人人公益 、指尖公益的「互聯網 +慈善」蓬勃發展,行走捐 、閱讀捐 、購物捐 、企業配捐、虛擬遊戲捐等創新方式 ,推動 80後、90後成為互聯網募捐主流。目前 ,騰訊公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募平台,其中 5屆「99公益日」活動共吸引超過3億人次捐贈,總額超過76億元(人民幣 ,下同 ), 約92%為扶貧類公益項目接收。

      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不僅需要物質文明高度達,更需要精神文明先行示範。深圳將努力打造「慈善之城」 「關愛之城」 「志願之城」升級版 ,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聚焦脫貧攻堅、幫扶困難群體 、參與社會治理、引領社會風尚 、提升城市文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更加豐富的民生福祉

  日前 ,在福田區2020年首場「人大代表論壇」上,代表 、居民 、官員面對面論道,吸引 90餘萬網友在線圍觀。福田區居住了全市1/3 的戶籍老人,數量居各區第一,養老問題倍受關注。福田區在實現多個養老改革「第一」的基礎上,加快實施「都市養老新模式」,新出台「13文件」,全面落地「四級養老服務網絡」。

      福田路徑是深圳讓「老有頤養」願景照進現實的一個範例。今年7月,深圳市政府出台《關於構建高水平「1336」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2020 -2025年)》, 為全市未來5年的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勾勒了路線圖 、施工圖 、時間表 。4個數字 、17項工程 、67個項目 ,明確了「深圳方案」將細化成老人和家庭最直觀的幸福。

      在加快構建「老有頤養」的現代養老服務體系上先行示範。深圳未雨綢繆,加快建立「1336」養老服務體系,以1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服務平台為支撐 ,用好政府、市場 、社會 3股力量 ,做實政府保障基本、居家社區聯動、機構 3種專業照護服務,形成涵蓋市、區、街道 、社區 、小區 、家庭 6個層級的養老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 深圳市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等立法建制,建立完善長期護理保險、老年人照護補貼等制度,做實做優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建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制度 ,加快發展醫養康養融合服務,堅持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並舉等。

      40年來 ,深圳養老服務政策從碎片化到體系化,服務設施從零星布局到規模發展,服務模式從政府兜底保障到社會多元供給,保障範圍從特定人群到適度普惠......這些成績,為深圳從「老有所養」邁向「老有頤養」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 ,《 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已進入立法程序,養老服務法治化建設加快推進。深圳養老事業對標世界一流有信心,蹄疾步穩,邁向春天。

      民生福祉的拓展,遠不只是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圳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始終聚焦群眾關切,在拓展提升專項社會事務人性化便利化水平上先行示範。深圳盡心經營甜蜜事業,將不斷提升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讓婚姻登記更加甜蜜溫暖,儀式感更加神聖浪漫。人生最後一站 ,告別更溫暖、更綠色 、更文明 。深圳將加快民政 9+3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成市殯儀館改擴建,建成啟用市生命主題文化園、深圳市第二殯儀館、深汕生命文化園,完成 《深圳經濟特區殯葬管理條例 》修訂 ,理順殯葬管理體制。推動全市公益性公墓生態化改造,健全節地生態安葬激勵機制,實現2025年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70%。

  更加堅實的兜底保障

 

  進入 9月開學季,深圳市慈善會「雛鷹展翅」計劃目前已收到約50人次申請。這些來自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的孩子,經審核後將獲得每人每年最高2萬元的大學助學金。「不讓一個貧困學子掉隊」,深圳將這句承諾踐行了17年,累計為 6841名貧困大學生提供助學金2044萬元。

    「多虧有了雪中送炭的救命錢,我才能繼續治療。」在深圳市慈善會的留言簿中,許多得到「來深建設者關愛基金」資助的大病患者,留下過類似的話 。作為國內首個專門資助勞務工的專項基金,該慈善品牌13年來累計救助19576人次發放資助金2.74 億元。

    「弱有眾扶」是一個社會文明發展的標誌之一。社會對待弱者的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之一 。當一個城市出現大量願意不計回報服務「弱者」的社會群體時,這個城市必定是高度文明發達的城市 。在構建「弱有眾扶」社會救助體系上,深圳先行示範,以雛鷹展翅、來深建設者關愛基金兩個榮膺「中華慈善獎」的品牌為代表,詮釋了「弱有眾扶」的新理念。

      近年來 ,深圳聚焦特殊群體,形成了長效、多元的救助幫扶機制。低保 、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困境兒童的基本民生保障標準和範圍都走在全國最前列;臨時價格補貼機制實現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得益於此,低保戶目前每月可領到1250元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屬全國最高水平。

      而將兜底保障與不同困難群體相結合,深圳的應急性 、過渡性救助機制也日臻完善,靶向更加精準 。2020年疫期 ,深圳面向務工不着、返鄉受阻的困難群眾進一步擴大範圍、加大力度、優化流程 、增加庇護點,6個月累計發放社會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價格臨時補貼等1.32 億元 ,救助1260人次 。

      深圳着眼「保基本」 「兜底線」和「雪中送炭」,推動救助、就業 、保險 、慈善四元聯動,用日臻完善的頂層設計牢牢守住民生底線。重點加快建立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為基礎 ,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災人員救助和臨時救助為補充,醫療 、教育 、住房 、就業等專項救助相協調和配套,社會力量充分參與的新型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探索將低保制度「按戶保」調整為「按戶保」和「按人保」相結合 ,低保對象適當向符合條件的非戶籍家庭拓展;建立「發展型」救助機制,推動單一的現金救助和物質救助,轉向綜合救助;規劃建設流浪乞討人員科技尋親信息平台,加快建設市社會福利救助綜合服務中心,為長期滯留人員照亮回家之路。

      兒童福利是一項自帶溫度的事業,更飽含着黨和國家的殷切希望。深圳在大力推動兒童福利事業發展上先行示範,以打造基層兒童關愛服務先行示範區為抓手,綜合運用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組織網絡化、服務專業化、保障制度化的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推動深圳建立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健全困境兒童救助保障制度、全國一流的兒童康復基地、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關愛機制等,用「幼有善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更貼民心的社會治理

  9月5日,一年一度的南山區「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開啟。進入第四屆時間,8 個街道101 個社區共徵集了667個項目,涵蓋社區治理、助老服務、青年服務領域的社區治理類和社區服務類。大賽將在9月決出131個入圍項目後,返回社區實施。「我的實事我做主」,2015年 9 月以來,「民生微實事」已成為深圳社區知名度最高的明星項目,全市累 計 投 入 財 政 資 金54 億元,快速解決了居民身邊5萬餘件小事、急事、難事。

       同樣廣受歡迎的還有進入第13個年頭的社區鄰里節,歡樂遊園會、廚藝比拼展示、非遺文化展示、集體舞大賽、垃圾分類宣傳等,居民是觀眾也是組織者、表演者。豐富多彩的節目拉近了鄰里情和社區凝聚力。

       深圳社區連着千家萬戶,是黨和政府治理社會、服務群眾的堅強堡壘。在構建符合超大城市特點的基層社區治理體系上先行示範,深圳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等項目落地的同時,不斷深化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社區志願服務、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改革 ,率先探索實行「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將整合基層社區工作和資源,深化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多元社區治理體系,健全基層群眾自治機制。試點探索「民生微實事」和社區基金會融合發展,推動形成黨委政府領導下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結合、政府行政功能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與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讓「住有宜居」的和諧家園幸福滿溢。

      服務大局、服務民生,深圳在強化黨建引領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上先行示範,不斷激發社會組織的澎湃活力。以加強黨對社會組織全面領導為引領,以提升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為着力點,堅持改革創新、放管並重,建立更明晰、科學的社會組織分類標準,建立社會組織分類培育發展清單制度;推動完善社會組織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信貸支持、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優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探索設立更多科技類、經濟類國際社會組織;建立完善社會組織信息公開機制和平台,突出對社會組織「關鍵少數」和「關鍵環節」的日常監管,一個結構合理、功能完善 、競爭有序、誠信自律的發展環境日益清朗。

      社會工作者根在基層,助力社會治理創新、幫扶困難群眾,打通了民政服務「最後一米」。深圳在繼續當好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的先行探索者上先行示範,將以提升社工服務專業化職業化水平為重點,深化服務模式、運行機制、人才培養使用、行業監督管理等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現代社會工作制度,打造一支專業社工人才隊伍。推動出台《關於提升社會工作服務質量的若干措施》及系列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社會工作崗位設置標準,創新社會工作服務供給方式,健全執業社工薪酬保障體系;建立完善科學、規範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管理制度和以市場調節為基礎的人才配置機制;全面推進「雙工聯動」的服務格局;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社會工作領域的交流合作互鑒。

  以上種種,彰顯深圳民政事業的創新氣概。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重大歷史機遇,未來五年,深圳民政將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 ,着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杆,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加快構建與深圳市建設先行示範區相適應的「服務型、平台型、樞紐型、網絡化」現代民政。正是「四十載東方風來滿眼春,鵬城幸福民生又一春。」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劉亞寧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