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腦痙攣藝術家廖東梅 能文能畫我寫我話
2020-09-14 08:03    香港商报
 

   廖東梅簡介

  1974 年生於北京,1999 年移居香港,2000 年獲「第五屆國際展能節」海報設計比賽亞軍,同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再生勇士; 2005 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7 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授榮譽勳章;2012 年獲選為香港精神大使。1997 年於香港美術學院舉辦「生命.彩虹」個展、1999 年於香港展能藝術會舉辦「破繭」個展等。曾與姊姊廖井梅於2001 年在香港及澳門舉行「軌跡」作品展, 2013 年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舞跡——廖東梅及廖井梅作品展」。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若你有語言障礙、難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又會如何表達所思所感?腦痙攣患者廖東梅卻沒有因此自怨自艾,即使從未上過學,只能自學繪畫,依然能透過藝術與人溝通,更使她在藝壇大放異彩,先後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精神大使。看廖東梅的畫,色彩繽紛,畫中事物躍然紙上,畫家想要傳遞的信息,不言而喻。記者:Janice 攝影:馮俊文

  廖東梅說話不便,採訪當日,她的爸爸及姐姐廖井梅陪伴身旁。正當記者想着要以什麼話語作為開場白,廖東梅卻率先開口,努力地對記者說:「簡單發音OK!」寥寥數字就展現其兩文三語的表達能力。

  丹青代言語

  鮮明強烈的色彩、奔放有力的線條、大片大片的色塊,構成了廖東梅的畫作,在她的作品中能感受到對藝術的熱愛及開朗的性格。現實中的廖東梅人如其畫,愛笑、樂觀,不過她小時候也曾經歷過孤獨。廖爸爸回憶道:「因為出生時難產,東梅大腦缺氧,導致腦痙攣。」腦痙攣令廖東梅肢體痙攣,無法清晰說話,終生要坐輪椅。儘管難以言語,她卻渴望表達自己、結交朋友,她憶述:「因為沒有人聽得懂我說的話,所以用畫筆表達,用繪畫與人溝通。」廖東梅生在北京,上世紀七十年代內地還沒有特殊學校,父母要工作、姐姐上學,東梅甚少與外界接觸。當時她畫的畫,流露的均是傷感和孤獨的情緒。如《斷翅的鴿子》,畫中只有半邊翅膀的人,想飛卻飛不起來,像在訴說自己的故事。自從移居香港後,廖東梅才逐步打開心扉。「未移居香港之前,已經有人看過東梅的畫作,幫她在香港舉辦個人畫展。那次展覽更售出近一半作品。後來,『香港展能藝術會』邀請她加入機構,東梅不但遇上懂得欣賞她畫作的藝術愛好者,也讓她接觸到更多家人以外的人。」廖井梅說。

  障礙變優勢

  走在藝術路上,廖東梅需要克服的難關格外多。肢體痙攣令她的手難以穩定地執筆,為此,她日復日拿筆練習,才逐漸能控制自己的手,哪怕只寫一個字也常常寫到滿身大汗。「東梅沒有上過學校,寫字是媽媽教的。從小到大書本便是她的老師,畫畫也是自學的。那時她從畫冊中學習,每日畫一幅鉛筆畫,我在旁看着她每天持之以恆,逐漸進步。」廖爸爸親眼見證廖東梅如何踏出第一步。縱使能寫能畫,廖東梅坦言有些題材是自己難以駕馭的,如具象畫。由於下筆時要使勁控制顫抖的手,所以她擅長繪寫大線條的抽象作品。「我曾到過日本學習書法,日本書法不單止大,且講究『氣』,當地老師認為我的書法線條有力量感及矛盾感,遂將畫室內最大的毛筆給我書寫。」從日本學成歸來,廖東梅接到為「稻鄉飲食文化博物館」作畫的工作,圍繞該集團「傳授為本」、「團隊為基」、「昇華信仰」、「忍耐至上」和「共享收穫」5個理念,繪畫5幅作品。她認為難以用繪畫表達5個主題,苦思良久,決定用既代表文字又代表圖案的甲骨文創作,發揮書法的優點。如代表「昇華信仰」的「神」字,精簡勾畫的黑線,強而有力,配上鮮豔色彩,有着中西融合的效果。

  堅持藝術夢

  樹木是廖東梅常畫的題材,讀者有沒有留意港鐵佐敦站內有一幅柿子樹壁畫?那是廖東梅的作品,燦爛多彩的柿子樹奪人眼目,教人每次經過都會看上幾眼。創作這幅作品,正因為她小時候看到柿子樹周而復始地長葉、開花、結果到落葉的生長過程,她受啟發,便在作品中以柿子樹不同的顏色變化來表現這個過程,寓意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和鍥而不捨的精神,就可取得理想成果。在記者眼中,廖東梅一如那棵柿子樹,生命力充沛。然而,隨着年齡增長,她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常坐輪椅,痙攣壓迫到神經,她的腰骨、腿部都有痛症,有時痛到要服止痛藥。」廖爸爸心痛地訴說女兒的狀況。但是樂觀的東梅不認命,身體變差,不便繪畫,就轉而創作陶瓷,一握一捏,一具陶泥,一個世界。《生命之塔》是她第一件捏造的陶瓷,彩虹色外表一如其繪畫般色彩繽紛,一圈圈色彩圍成山的模樣,她表示作品反映自己的生命歷程,「一圈圈代表我曾走過的路,最底的藍黑色代表出生時便受疾病折磨,曾『死而復生』,幾次從大病中逃生。一開始生活得很困難,但透過努力,來到香港後終可發揮才能,生命有了新開始,所以變成紅色。最上面的白色代表雲,是我一直往上走的象徵。」

  助同路人走出去

  回看自己的人生,廖東梅與家人最感激給予她機會的機構和人,令東梅的畫作得以被製成圍巾、裝飾品等商品。廖井梅說:「東梅與建設銀行合作了好幾年,為該行設計月曆、利是封等,早幾年還參與設計龍舟裝置。其實社會上有很多有心人舉辦活動給傷健人士參與。」廖井梅坦言,即使如此,社會普遍對於傷健人士的認同仍然不足。不是每個人都認可傷健藝術家的工作能力或藝術水平,傷健人士也未必有勇氣踏出家門。自身經歷讓廖東梅理解傷健人士踏出第一步有多難,加入「香港展能藝術會」近20年,她參與過無數演講、在人前示範繪畫,面對越多群眾,她就越有信心。「我想透過自己的經歷,鼓勵不敢外出的傷健人士,也想讓他們的家人、其他同路人明白,只要給予機會,傷健人士同樣能找到工作,同樣可以發光發熱,不能放棄自己。」廖東梅期望鼓勵傷健人士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進行藝術創作不是健全人士的專利,這也是她想透過藝術傳遞的信息。

  是爸爸也是書童

  「我很幸運出生在這個家庭。」廖東梅笑着說。雖然出生時不幸患上跟隨自己終生的疾病,但幸運的是擁有對自己不離不棄的父母。廖東梅家中有許多本厚重的相冊,內裏均是東梅畫作的照片,每張照片下方均寫上作品名稱及年份,甚至仔細地標示了作品編號,一本就有約600 張照片,全部出自廖爸爸的「手筆」,還有不少是他陪伴女兒參加活動時拍攝的照片。說起女兒的往事、作品,廖爸爸便滔滔不絕:「這幅《燭光》,東梅說畫的是一種情感,東梅媽媽看了後覺得是畫自己。媽媽作為蠟燭照亮了東梅,她燃燒了自己,慢慢融化。」

  照亮女兒的蠟燭

  廖井梅笑稱爸爸是「全職書童」:「早年有製造過輪椅車,而且爸爸特製不少工具方便妹妹創作,如製作挖了洞的箱子,以固定顏料;根據妹妹的要求修剪刷牆刷,以便展現墨的痕迹。」廖爸爸非常支持廖東梅的藝術之路,去世界各地參加活動或旅遊之餘,還會帶她去當地的博物館、美術館參觀,如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美國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激發女兒的靈感、開闊眼界。談及印象最深的參觀經歷,廖爸爸說要數西班牙那次:「我們從巴黎坐火車到西班牙達利戲劇博物館,因為從未去過,看地圖找路近一小時,我推着輪椅帶東梅走了一個小時才到。」廖爸爸這些年帶女兒去了許多地方,現時白髮蒼蒼的他令記者不禁想到他也是照亮東梅的「蠟燭」,如果沒有他推着女兒到不同地方參與各種活動,滿足女兒的願望,形影不離地陪伴她身邊,或許廖東梅也難以感受生活的意義。(記者:Janice 攝影:馮俊文)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刁瑾玲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