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綿陽: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
2020-09-20 23:28    香港商报
 

   科技磁場擴朋友圈 產業鏈賦能創新鏈

  綿陽: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

  從2013年開始,每一個金秋時節,世界的目光都會聚焦西部這座科技和創新交匯的活力之城--綿陽。9月21日至25日,第八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如期舉行,全球尖端科技產品齊聚一堂,為「科技迷」們帶來一場饕餮盛宴。

  翻閱七屆科博會「成績單」,可以清楚看到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項目簽約、參展項目、參會人數等方面均不斷上升,充分展示出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出中國科技城加快發展的強勁勢頭和無窮魅力。

  2020年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綿陽科技城成立20周年。20年來,綿陽堅定不移地推動創新發展,大膽先行先試,闖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助力經濟增長、保障國防建設的路子。據統計,2019年,綿陽經濟總量達到2856.2億元,在全國城市GDP排名中由2014年的第123位躍升至2019年的第94位、在西部所有城市GDP排名中由第20位躍升至第13位、在西部同類城市GDP排名中由第12位躍升至第6位。

  今天的綿陽,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朋友圈」時,推動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在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路上,越走越遠。羅婧今 郭代勤

  擔當國家使命 科技城建設與創新協同發展

  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作出了建設綿陽科技城的重大決策。隨後,綿陽科技城建設全面啟動,綿陽成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支點,擔負起了實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使命。

  經過20年的努力,科技城通過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科技資源優勢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速推進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數據顯示,綿陽市全社會R&D投入佔GDP比重達到6.61%,居全國城市第一位;科技創新綜合水平指數達到75.78,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達到74.63,均居西部城市前列;「十一五」以來,綿陽市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64項,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3.5萬人,每萬人發明擁有量達到12.1件;幅員面積2.02萬平方公里上,聚集着50餘家大中型骨幹企業,445家億元以上企業,超過1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

  科技創新不僅已成為綿陽的城市名片,更賦予了這座城市精氣神--創新激發活力,活力帶來希望。2019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專門出台了《關於推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加快發展的意見》,從「簡政放權、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成果轉化、財稅金融、土地能源」六個方面明確了20項支持政策事項,給予綿陽科技城最大程度支持。今年,綿陽市提出高質量編製科技城建設「十四五」規劃,堅定以創新促進轉型發展,在壯大創新產業、推進科技創新、優化創新生態上「加碼使勁」,推動科技城建設實現新突破。7月,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更是明確提出,支持綿陽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推動中國(綿陽)科技城與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共建中國西部科學城,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

  「國家科技城是綿陽獨有的『金字招牌』。」綿陽市委書記劉超表示,從中央對科技城建設要求的「有全國影響力」到四川的「有國際影響力」,是省委對綿陽的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要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首先應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創新要素加速聚集;其次科技實力要雄厚,要躋身科技創新特別是自主創新第一方陣;第三創新生態要好,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服務體系完善,創新活躍、科技成果便於轉化。

  目前,隨着成渝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綿陽更是迎來發展的「高光時刻」。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是「雙核」,但到了科技創新領域就變成了成渝綿「金三角」。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綿陽肩上的「擔子」不輕:承擔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國家重要的國防科研生產基地等使命,也肩負着建設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的期待。劉超坦言,對於綿陽來講,首要的還是要把國防科技創新搞好。綿陽科技創新資源很獨特,本地大院大所和企業承擔的都是國家在國防科研領域的尖端任務。這是綿陽科技創新最具優勢的一個領域,也是應該擔負的國家使命。我們要把這種特色優勢彰顯出來,讓它既服務好國防,又能夠服務地方發展。堅持與成都、重慶錯位聯動發展,打造「國防科技原始創新策源地、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示範區、融合開放創新創業生態圈」。力爭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203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和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50年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優化營商環境 科技城「磁石效應」加速釋放

  「一個經濟體的成敗取決於多種變數,其中往往被忽視的是那些方便企業和營商的具體細節。」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考什克·巴蘇曾如此說過。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而社會氛圍是衡量一座城市營商環境好壞的最直觀的體現。

  2019年初,綿陽提出,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發展動能要實現從「政策驅動」向「環境驅動」轉化。今年4月,綿陽在總結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大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先進經驗上,對一些符合綿陽實際且可操作、可複製的先進做法予以借鑒應用印發《綿陽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正式推出優化營商環境2.0版改革方案。從企業需求側和政府供給側雙向?力,打造「2.0版」營商環境,推動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下深水、顯實效。

  從政策制定到落地執行,再到反饋優化,綿陽營商環境的優化更新實現了「良性循環」,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持續提升企業獲得感。

  「每隔一段時間,企業服務專員都會到我們公司走走,送來最新政策,幫助我們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四川龍華光電薄膜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羅林表示,綿陽市政府對公司的傾力服務令他感觸頗深,「政策各方面都非常明朗,而且一些政務服務非常到位,我們新生產線的快速投產,離不開綿陽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企業進駐、人才聚集,發展中遇到資金問題怎麼辦?政府以「店小二」式的服務護航企業發展始終。近年來,綿陽在推動科技金融結合上持續發力,推行「科金雲」科技金融服務模式,設立了規模為7000萬元的信貸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創新推出了「科創·稅e貸」「專項權質押融資」「設備儀器貸」等50多個產品……用金融槓桿撬動豐富的科技資源。

  出台建設服務型政府43條、優化營商環境35條、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33條、改進服務工業企業9條等政策措施,並建立健全市級領導聯繫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五個一」機制、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服務綠卡制度等體制機制……在綿陽辦事,「最多只跑一次」漸成常態。通過「簡流程、簡材料、壓時限」,企業辦事效率得到了真正提升,企業財務成本和時間成本實現了壓縮,創新動力和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在綿陽,每天有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註冊新增,每個月有5.7家完成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2020年上半年,綿陽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6228戶,較上年同期增長6.77%,截至6月底,全市累計各類市場主體超35.68萬戶,較上年同期增長8.94%。目前,綿陽市營商環境評價綜合排名位居四川第2位。

  如今的綿陽,其便利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正成為這座城市的一道亮麗新名片。

  激發動能 科博會助力綿陽「朋友圈」不斷擴大

  作為中國科技城,綿陽擁有18所國家級科研院所、29名兩院院士,這其中儲備的巨大科技創新「動能」,正通過各種渠道逐步釋放出來。而每年持續舉辦的科博會,正是其中關鍵的渠道,也是綿陽創新發展不斷提速的見證。

  科博會已成功舉辦7屆。規模從小到大,影響力與日遞增,其背後的關鍵因素在於科博會主題鮮明,持續深耕科技創新領域。

  從一展謀突破到一展匯全球,科博會已成為中國成長最快、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科技盛會之一,也成為科技城一張「燙金」名片。

  9月21日,備受矚目的第八屆中國(綿陽)科技博覽會將在綿陽盛大開幕。今年的科博會在借鑒前七屆科博會的成功經驗上,將創新性運用現代網絡新技術,以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舉辦高新技術產品雲展覽展示和科技創新高端論壇,進一步增強區域開放合作實效,助推中國科技城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突破性發展。

  長虹激光影院、永貴科技YG1143交流充電槍……將上千件最新科技成果置於指尖,是怎樣的體驗?本屆科博會讓你感受科技創新帶來的震撼。本屆科博會將打造全國首個AI+雲博覽平台,建立「2020科博會雲展館」,雲展覽將線下展覽場景全部搬到線上,通過5G、雲計算、AI及大數據等新型技術,提供3D動畫製作、VR製作、專題視頻製作、互動功能設計等服務,構建雲上博覽、雲互動、雲路演等模塊,為科博會產業創新、平台建設、國際傳播持續賦能。

  「舉辦科博會是中國科技城擴大對外開放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重大舉措。」劉超表示,以科技創新鏈接世界,科博會不僅是一場酷炫的科技創新「派對」,更是一面認識綿陽、發現四川的窗口。前七屆科博會,累計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參會,開展了中以、中奧等系列經貿促進活動和科技交流活動。通過科博會牽線搭橋,綿陽市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或鞏固了經貿合作關係,與19個國家的30個城市結為國際友好城市。「開放合作已成為創新的必要條件,對企業如此,對區域亦是同樣。科博會已成為綿陽展示形象、擴大影響的重要平台,不僅擴大了綿陽『朋友圈』,也增進了中國科技城與國際的交流合作。」

  一場場盛會,架起一個穿越地理空間、跨越時區的經貿投資和科技創新合作「橋樑」。這座「橋樑」,讓世界走進錦繡巴蜀、科技綿陽,讓四川和綿陽走向世界、融入全球。融合着創意創新智慧,一個對外交往的「新窗口」已經敞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蔣璐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