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內地秋糧豐收成定局
2020-09-24 00:40    香港商报
 

   內地秋糧豐收成定局

  多災之年仍有望高位增產

  【香港商報訊】中國農諺「八月十五定收成」,在中秋節到來之際,中國糧食生產情況也到了揭曉之時。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年中國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預計平均畝產提高近2公斤,連續6年穩定在13000億斤的水平上。

  韓長賦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前兩季的夏糧和早稻已豐收到手,分別比上年增產24.2億斤、20.6億斤,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秋糧形勢也比較明朗,豐收在望,今年還是一個豐收年,糧食會有個好收成。

  秋糧面積明顯增加

  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指,目前,全國秋收全面展開,收獲過兩成,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將繼續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的水平。農業農村部負責人介紹說,面積增加、單產增加、總產增加是今年糧食豐收最突出的亮點。今年,夏糧、早稻、秋糧三季糧食均實現增產,小麥、稻穀、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也都增產,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韓長賦表示,秋糧作物品種多,從北到南覆蓋廣,收獲時間跨度長。

  韓長賦表示,之所以判斷今年秋糧能夠豐收,主要是因為今年秋糧面積明顯增加,預計秋糧面積超過12.8億畝,比上年增加800萬畝,此外,雖然今年氣象災害頻發,但對產量影響有限,作物長勢整體較好。

  14億人飯碗有保障

  「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巨大挑戰,在特殊的年份裏,奪取今年糧食豐收有着不同尋常的特殊意義。」韓長賦表示,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為經濟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世界糧食貿易鏈供應鏈受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牢牢把握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主動權。

  韓長賦表示,今年對農業來說是個多災之年,糧食豐收實屬不易,春耕備耕時過「新冠肺炎疫情關」,南方水稻雙搶時過「洪澇關」,東北秋收前過「颱風關」,還過了草地貪夜蛾等「病蟲關」。

  「目前秋糧大面積收獲在即,我們將組織好秋收,調度好農機,減少收獲環節糧食損失,全力以赴奪取秋糧好收成。」韓長賦說。

  糧食進口僅增加玉米

  對於糧食進口問題,韓長賦表示,近年來中國糧食常年進口大致1億噸,其中穀物不到兩成,僅佔國內產量的2%左右。

  今年糧食進口有所增加,但增加的並不多,適當增加了一些玉米。進口的大頭是大豆,主要是用於飼料和食用油消費。

  自從8月中旬中國倡導減少糧食浪費後,「糧食安全」立即成為中外媒體關注熱點。其後,中國智庫社會科學研究院所釋出的報告,指中國在2025年將面臨糧食短缺1.3億噸,穀物則將短缺2500萬噸,一時間「糧災」成為坊間炒作話題。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蔣璐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