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與內地至今仍未恢復正常通關。特區政府昨日宣布,下月起讓在內地的香港居民回港先行免除14天檢疫。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早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恢復跨境人員往來是特區政府努力爭取的目標,相關措施初期會設有配額,期望兩地人員往後可以逐步有序地更順利往返。此外,她提到雖然新加坡機場近日出現工作人員確診,但不影響本港與新加坡商討「旅遊氣泡」事宜,目標是在下個月推行。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疫情在過去一周持續平穩並出現下降迹象,但並沒有條件大幅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方向是在維持防控的前提下精準地為企業進行經濟活動做些調整。她指,完全同意和明白服務性行業,尤其是旅遊相關行業在疫情下大受打擊,所以恢復跨境人員往來是特區政府努力爭取的目標。
她續指,讓出入境人士不用進行14天強制檢疫,香港就技術而言已見成熟,包括安排市民在網上取得配額後接受檢測、在網上載列檢測結果、把結果下載到市民手機等。不過,由於通關涉及兩地,須在雙方滿意的大前提下進行,特區政府會在下月推出措施,率先安排在內地的香港居民可免除14天檢疫回港。
機管局本周推快速病毒檢測
林鄭表示,由於現時香港只開放深圳灣和港珠澳大橋口岸兩個關口,當局會在措施推行初期設下配額。她形容這是好的開始,期望往後可逐步有序讓兩地人員恢復往返。香港機場管理局本周亦會就快速病毒檢測推出試驗計劃,特區政府會視乎成效,檢視往後可否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抵港旅客方面。
至於香港與新加坡通關方面,林鄭指相關工作仍然繼續,並未受近日對方機場有2宗新增個案影響,目標仍是下月內實行兩地之間的「航空旅遊氣泡」。她冀望機管局快速病毒檢測試驗計劃取得成效。
設4個長期社區檢測中心
林鄭又指,經過各界努力,香港已提升檢測能力,但如何運用檢測能力從而最有效防疫,這是需要嚴肅處理的問題。她表示,已要求醫院管理局檢視46間普通科門診診所派發樣本收集包的安排,例如可否改善交還樣本瓶的時間,或在周末提供服務。同時再次呼籲,出現輕微病徵的香港市民應盡早求醫,私家醫生亦應盡早安排或強力指引這些病人接受病毒檢測。
為防控本地疫情,特區政府計劃設立4個較長期的社區檢測中心。林鄭表示,政府早前因應小型本地爆發設立4個臨時社區檢測中心,市民對此表示歡迎,因此政府將設立4個長期的社區檢測中心,港島、九龍、新界東、新界西各設一個。
林鄭介紹,檢測中心具有兩項功能,其一是由政府就市民需要而提供檢測服務,若某一區有特別群組,或小區、屋出現感染情況,政府可更快動員安排檢測服務;另一功能是讓市民以付費形式獲得核酸檢測服務,方便日後經「健康碼」或「航空旅遊氣泡」等安排出行。她指,兩種服務設於同一中心,可藉提供場地或基本營運條件之利,令私營化驗所檢測服務價格得以下降。
強制檢疫須「有的放矢」
目前,特區政府正就強制檢測展開相關法律工作。對此,林鄭表示,本港難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全民病毒檢測,推行強制檢疫須「有的放矢」,以目標為本。舉例來說,政府或會以有病徵人士、已爆發群組、感染風險較高的處所或小區作為對象,運用獲賦權的規例執行強制病毒檢測。此外,特區政府為的士(出租車)及公共小巴司機提供新一輪病毒檢測服務,為期兩星期。針對特定群組的病毒檢測工作已經恆常化。
至於追蹤工作方面,創新及科技局早前已就設立一個感染風險通知的應用程式招標,市民一兩周內可自願下載使用。她表示,該程式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市民記錄個人行蹤,但要達到效果,食肆、健身中心等處所、的士司機也須安裝二維碼以加入系統,讓使用應用程式的市民進入處所、乘坐的士時可藉應用程式記錄,方便往後追蹤。
檢疫、治療設施方面,林鄭表示,竹篙灣第三及第四期特設檢疫設施建造工程順利並將於年底落成,屆時全港檢疫中心單位數目將達4000個。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現在有2000張病床處於備用狀態,而亞博館毗鄰土地興建的臨時醫院,工程進展順利,項目落成後提供可容納超過800張病床的負氣壓病房和相關醫療設施,相信可在明年1月前完成及交付醫管局使用。(記者 馮仁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