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國企改革加速 激發活力當先 混改料進一步擴圍升級精準化
2020-11-13 05:22    香港商报
 

 中國國企改革一直是經濟學界關注與爭論的焦點。作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之一,國企改革早已進入深水區。今年以來,國企改革的力度繼續加大,近期《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發布更是為接下來的國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專家表示,國企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並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而達到這一目標,核心是激發企業的活力。《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致力於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穩妥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以期提升國企改革的綜合效能,有效解決現有短板和弱項問題,使國有企業更具活力和效率。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三年行動方案指明改革路徑

 在前不久舉行的一次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總的來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包括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推動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推動一系列國企改革專項行動落實落地和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等八個方面。

 有論者認為,過去幾年的國企改革,主要以零碎的通知為依據,沒有一攬子的政策性文件。而此次的三年行動方案,是把這幾年的各種「改革試點」「雙百行動」「科改示範行動」「三去一降一補」「新舊動能轉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改革內容融會貫通。把國資國企所探索的路子,摸索的經驗、模式、路徑,實現融合跨界,從而在更大範圍推廣。

 中泰證券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政策專題組負責人楊暢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目前,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國家正積極探索經濟「內循環」的道路,這也是一種拓展生存空間的選擇,這不僅要求宏觀政策做好配合,也要求結構政策做好主攻。而國企改革,就是結構政策做主攻的要求之一。國企改革必須取得成效,這也是三年行動方案出台的背景。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三年行動方案主考慮三方面重要問題:一是要把黨的十九大對國資國企改革的要求進一步具體化,落實到三年行動當中去;二是把近年來「1+N」的改革政策進一步落實落地,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要在三年行動裏加快落實落地;三是總結這幾年改革試點示範工程中基層所創造的一些經驗。它應當是對以往國有企業改革探索的一個總結,並為未來的國企改革指明行動路徑。

 進入深水區改革受困五難點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內地對於國企改革的描述都是「改革進入深水區」,那麼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如今,在深水區的國企改革進展如何?李錦認為,國企改革的最終目標,簡而言之就是「三做、五力」,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並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提出的是近期目標,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和監管體制;二是經濟結構的調整;三是提高企業活力和效率。改革進入深水區,意味?推進難度越來越大,因為國企改革首先要增強國企中人的積極性問題,而積極性問題又很大程度上涉及利益分配,這就導致國企改革推進到一定程度之後會出現一定的難點和痛點。

 其中,增強企業活力,首要的就是要調動人的積極性,而調動人的積極性,就要求企業成為市場的主體。無須諱言,長久以來,國企的體制和機制比較死板,人的積極性調動不上來,員工的利益與經濟效益掛鉤、與股份掛鉤的這種新機制沒有形成。所以,國企改革才需要不斷引進新機制來進行激勵。

 李錦表示,深水區的國企改革有五大難點。首先是在促進人的積極性方面,民企的主要做法是員工持股、股權分紅,企業的主人對辦好企業最有積極性,而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就必須讓員工持股。目前,這一方面仍在繼續推進中,這是國企改革的一大難點。

 第二大難點是讓民營企業的活力進入到國有企業中來,也就是國家一直在提的混改。幾年以來,混改到現在仍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就是因為「混」的程度還不高。

 第三大難點是監管機制方面,有關方面對於授權、放權並不是很到位。目前,有關方面對國企的授權機制尚未完善,授權清單也不明確。很多事都是政府在管,國企無法獨立,市場無法成為企業主體。

 第四大難點是國企「主業不主」,這一點特別是在南方的國有企業非常明顯。這些國企很大一部分除了主業以外,房地產和金融的板塊太大,這就導致國企的競爭力被弱化。

 第五大難點,由於一些國企過於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所以產業鏈條主要處於中低端,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競爭力不強,同質化發展嚴重。一直以來,國企改革這五大難點和痛點比較突出,這些問題的解決目前仍然是國企改革的重點。

 重點領域混改注重「改機制」

 應該說,三年行動方案還是比較切中重點的。比如,社會各界最為重視的混改,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擴圍升級,注重「改機制」。業內預測,未來國企的混改將進一步擴圍升級精準化。擴圍方面,會把之前幾期「雙百行動」擴容到足夠大,乃至按照深圳的做法就是不設企業數量指標,應混盡混;精準化方面,下一步分層分類推進混改,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深化與民營企業合作,?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科學合理設置股權結構,切實轉換經營機制,並強調充分保障企業職工知情權、參與權。

 李錦認為,三年行動方案中提倡民營企業在與國有企業的重組中以產業鏈為基礎進行,這就加大了民營企業的話語權,促進新制度的建立。這是一個比較有創造性的亮點,國企背景雄厚,在上游提供原料,民企貼近市場,在下游以更有活力的姿態進行市場競爭,上下游打通,企業的競爭力得以增加,國企民企兩方都可獲利。這應該是未來混改中會出現的比較多的變化。

 李錦還表示,未來國企改革呈現的格局變化,還有國企的股權激勵也會有改變,員工持股、股權激勵、股權分紅將加快推行。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讓企業更多地承擔市場機制,這方面也會有明顯變化。國有企業將向主業集中,更多聚焦與民生和社會保障相關的領域,帶有明顯競爭性的行業讓出來由民企去做,這些變化也將對中國的經濟結構產生一定影響。

 藉布局優化結構調整補短板

 有論者認為,在三年行動方案的一系列舉措中,影響最大的是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涉及到眾多國企的資產變化與業務調整。

 之前國企在發展過程中,缺乏頂層設計與業務監管,造成了很多企業定位不清、重複發展的問題,不少國企副業做得比主業還大。未來的國有資本布局,要通過併購重組、投資進退,更多聚焦於戰略新興產業投資、現代先進製造業、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行業等重點領域;通過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來促進國有企業補齊發展短板,提升發展弱項,這意味?優化調整需要圍繞創新資源的整合來實施。中央企業之間、央企與地方國企之間的兼併重組、交叉持股、戰略合作將好戲連台。

 楊暢表示,國企改革要取得實效,需要提高國資國企的工作能力、手段與積極性。自2019年底以來,上海、深圳相繼公布了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不少省份也公布了國資國企改革的相關文件,加上今年的三年行動方案,國企改革的路線圖已經相對清晰。

 兩條主線:其一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管「國資」而非管「國企」。例如上海市提出,推動競爭類企業基本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企業加快符合條件的競爭性業務上市發展。深圳市提出,分類確定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通過引進外部戰略投資者、管理層和核心骨幹持股、上市及重組併購、股權退出等多種方式,持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山東省將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在國有企業改革六項重點任務的首位,要求各省屬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確保到2021年,混改戶數和資產佔比達到「雙75%」。

 其二是提升員工積極性。例如深圳市提出,將管理層和核心骨幹持股作為深圳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形式,不斷激發管理層和核心骨幹的「出資人精神」,充分激發企業內在動力和活力。上海市提出,深化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制訂和實施更符合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需要的市管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薪酬分配制度,健全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市屬企業集團全面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充分激發企業活力。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岳昕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