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盛事「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開鑼,活動之一「第三屆法國牛肉節」亦由即日起至12月15日舉行,由法國肉類和畜牧業專業協會INTERBEV主辦,有30間餐廳、零售商及烹飪中心參與。主辦方以「法國牛肉:舌尖上的風土」為口號,藉以介紹法國牛肉的飼養方法、上乘品質等,讓香港人可一嘗日本、澳洲和牛之外旳法牛魔力。文、部分圖片:Ruth
法國菜向來以精緻細膩聞名,法國牛肉亦然,重質不重量。法國大部分牧場均屬家庭式經營,多達二十萬個牧場仍保持小型規模(飼養牛約56頭),以更好照料牛群,亦主要餵食農場自種自養的青草和乾草,令牛隻身體更健康。
自1988年起,法國禁止對牛隻使用荷爾蒙,兩年後規定牛隻的糧食不得含肉和骨,2006年起亦禁止使用促生長抗生素,可見上至政府,下至牧民,均相當重視牛隻的飲食和營養。每隻法國飼養牛自出生起便有其個別「護照」紀錄,有了身份認證,餐廳和食客也可追溯牛隻來源。在運送途中,經培訓的運送人員也會定期澆水、通風及清潔,保證牛隻健康和舒適。
34刀的精細功夫
法國牛肉在港的知名度較低,但牛肉品種之多卻是冠絕全球,22個品種中有不少屢次得獎,如擁有超凡體形和奶白膚色的夏洛來牛、生長快及出肉率高的利摩贊牛、金碧緹牛。法牛可以被法國解牛師切成多達34個部位,游刃以無厚入有間,帶出每個部分的深度和烹調特性。雖然食客在餐桌上未必分得出牛隻的部位,但入口時還是會對不同部位的質感及味道感到驚喜,記住了該部位,日後自己想買法牛來煮食,也可以直接跟商家說「我想要第幾刀」,從普通「牛魔王」,進階成為專業嗜牛者。
法國美食盛宴
記者早前慕名來到參與「法國牛肉節」的灣仔仙后餐廳JUNON,一嘗法牛魅力。推開餐廳的旋轉木門,感覺像走過時光隧道,回到50、60年代的老式西餐館,典雅裝潢、溫暖氣氛暫且讓人放下疫情引發的緊張感。記者試食的是法牛四道菜,兩道前菜分別是牛舌(Laugue de Beef)及牛柳串燒(Beef Yakitor),前者配上蛋黃醬Sauce Gribiche,醬料因含有少許白葡萄酒醋,令味道帶微酸辣,放在牛舌切片上,香氣撲鼻,牛舌精瘦有嚼勁,沒有膻味。用上第7部位炮製的牛柳串燒口感十分軟腍,配上炭燒風味,惹味非常。
主菜為港人最愛的肉眼排(Ribeye Steak),即是第4及第5部位的肋脊、無骨牛肋肉,油花豐富。記者推介用上第21刀厚裙肉製成的腹肉牛排(Hanger Steak),即隔膜下方的一塊內腹肉,量少但非常嫩,有人稱這塊肉往往被屠夫「私藏」獨享。腹肉牛排價錢雖然略為昂貴,但肉味相當濃郁,讓人一再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