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湖南道縣 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09 01:59    香港商报
 

 湖南道縣是革命老區,地處湘桂粵三省邊陲,襟帶兩廣、屏蔽三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道縣是1934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首要阻擊戰場。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長征最慘烈、最悲壯、最關鍵的一仗,湘江戰役以巨大的損失換來了偉大的轉折,道縣是湘江戰役的決策地、命令地、集結地、補給地、阻擊地、紀念地,在紅軍長征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道縣獲批湖南省8個紅色文化重點縣,成功躋身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重點縣目錄,加入紅軍長征沿線紅色旅遊城市聯盟,入列全國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是永州市唯一被列入國家「重走長征路」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的縣區。

 近年來,道縣按照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論述,緊扣傳承「斷腸明志絕對忠誠」精神、賡續紅色基因這一主題,深入挖掘英雄事蹟背後的故事,着力用好紅色資源,弘揚紅色文化,打造紅色品牌,傳承紅色基因,推動陳樹湘革命烈士精神轉變為推進全縣經濟社會長足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挖掘紅色歷史 讓紅色基因「更紅」

 陳樹湘,原名樹春,字子風,1905年1月30日生於湖南省長沙縣福臨鋪。1934年3月,他被任命為紅三十四師師長。在率領紅三十四師掩護紅軍主力搶渡湘江的戰役中,29歲的陳樹湘在湖南省道縣壯烈犧牲……在艱苦的戰爭歲月裏,陳樹湘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

 1934年11月25日,中央決定搶渡湘江,陳樹湘在道縣蔣家嶺臨危受命、率領紅34師作為後衛師掩護主力過江。主力渡江時,國民黨向34師的阻擊陣地發起猛烈進攻,紅34師拼死頂住了數十倍於己的敵人,鏖戰四天五夜。

 完成掩護任務後,陳樹湘的部隊被前堵後追、無法過江,遂按照中革軍委命令重返湘南打遊擊。途中,部隊多次被圍受困,陳樹湘在江華牯子江突圍時腹部中彈受傷。這時,紅34師已從之前的6000人,銳減到140餘人。

 戰士們給陳樹湘簡單包扎之後,抬着他邊打邊走。1934年12月12日,陳樹湘意識到情況危急,命令參謀長王光道帶領餘部突圍,他自己帶領兩個班在道縣四馬橋饅頭嶺進行掩護。最後戰至只剩陳樹湘和兩個警衛員以及一個槍械師,三人將陳樹湘抬進饅頭嶺的一個岩洞中隱蔽。

 五天後,敵人再次搜山時發現陳樹湘,陳樹湘在馮督廟彈盡糧絕,不幸被敵人抓捕。敵人無意中得知他的身份後,欣喜若狂。為留下一個活的紅軍師長向上級請賞,敵人用轎子把他抬到四馬橋鎮何正生藥舖,送藥送飯,軟硬兼施。陳樹湘拒醫拒食,毫不畏懼。

 1934年12月18日,敵人將陳樹湘抬往道縣縣城,向上級領賞,行至道縣蚣壩鎮石馬神村時,陳樹湘趁敵不備,忍着劇痛,用手撕開腹部傷口,絞斷腸子,壯烈犧牲。

 在生死攸關的湘江戰役中,陳樹湘率領6000閩西子弟與十幾倍於己的敵人殊死激戰四天五夜,以忠誠築就長城、以信任擔起重任,以生命完成護衛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強渡湘江的光榮使命。陳樹湘師長斷腸明志、絕對忠誠的英雄壯舉,更是給全國人民樹立起永遠的精神豐碑。為傳承烈士精神,道縣完成了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蹟陳列室等一系列紅色項目建設,極大推動了道縣的紅色旅遊產業。目前,道縣紅色旅遊已成為周邊地區的精品旅遊,紅色遺址紀念地成為紅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紅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已在全縣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學生中廣泛傳播、生根成長。

 保護紅色資源 讓紅色底色「更亮」

 回顧紅軍長征走過的歷程,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歌,道州大地更是一片灑滿英烈鮮血的紅色熱土。

 道縣,是湖南省革命老區,是國家「重走長征路」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縣區,目前還保留?58處紅軍長征主題遺存,留下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光輝足跡。道縣是陳樹湘師長臨危受命地、重要戰鬥地、岩洞養傷地、壯烈犧牲地和群眾紀念地。陳樹湘用生命完成使命,踐行了絕對信仰、絕對擔當、絕對英勇、絕對忠誠的共產黨人崇高品質。

 2019年3月來,道縣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強化管理」的方針,全力以赴集中攻堅,投入保護資金3000餘萬元,高質量完成陳樹湘烈士墓遷移和陳樹湘紀念館等十餘項紅色遺址項目建設,創造了宣傳陳樹湘精神的道縣速度,受到了中宣部和湖南省委的高度好評。目前陳樹湘烈士墓被列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蹟陳列室獲批湖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南省黨性教育基地。

 2009年,陳樹湘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陳樹湘的名字和英雄事蹟曾被習近平多次提起和聲情並茂地講述。2014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福建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述了陳樹湘「斷腸明志」的壯烈故事。2019年3月4日,習近平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聯組討論會上,提到了一部名叫《血戰湘江》的電影,以及這部電影的一位主角陳樹湘。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提到了許多青年英雄。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自古英雄出少年……紅34師師長陳樹湘犧牲時是29歲。2020年9月18日,習近平在湖南調研考察時再次提及陳樹湘,指出「在湘江戰役中,陳樹湘烈士『斷腸明志』的事蹟十分感人,正是『寸土千滴紅軍血,一步一尊英雄軀』」。

 建設紅色基地 讓紅色精神「更火」

 道縣是湘江戰役的決策地、命令地、集結地、補給地、阻擊地、紀念地,中央紅軍在湘江戰役中以巨大的損失換來了偉大的轉折,道縣在湘江戰役及整個紅軍長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019年來,道縣大力弘揚以陳樹湘「斷腸明志 絕對忠誠」為核心的道縣紅色文化,積極打造以陳樹湘烈士紀念園為代表的紅色陣地。成立陳樹湘烈士紀念館,作為副處級單位編制安排,組織開發《斷腸明志鑄忠魂》《絕命鑄忠魂》《三灣子弟韓偉將軍》等3堂微型黨課。收集到與陳樹湘烈士、紅34師等紅軍長征相關的文物展品300餘件、影像圖片資料6000餘張、犧牲的紅34師烈士名單129名。在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蹟陳列室,分「堅定信仰、聽黨指揮、牢記使命、絕對忠誠」四個展區,集中展示了陳樹湘短暫而輝煌的革命生涯,生動詮釋了陳樹湘斷腸明志的革命鬥志。

 以陳樹湘烈士紀念館為核心,道縣重點修繕建成了「紅軍牆、紅軍渡、湘江戰役禾塘決策地、湘江戰役豪福指揮部、蔣家嶺戰鬥地、空樹岩宿營地、陳樹湘烈士紀念亭、陳樹湘犧牲地石馬神村、陳樹湘烈士養傷地饅頭嶺以及道縣烈士紀念碑、何寶珍烈士故居」等12處長征主題紀念設施,打造了一批紅色基地,讓紅軍長征遺址一一恢復,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講好紅色故事 讓紅色人物「更近」

 為充分挖掘和反映紅軍長征過道縣以及陳樹湘烈士英雄事蹟,道縣近年加大了紅色文藝作品策劃及創作。以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蹟和紅軍長征過道縣歷史事實為主要素材,策劃創作「十個一」紅色宣傳項目,即: 一部電影《鐵血師長陳樹湘》、一套紅軍長征主題叢書《紅軍長征過道縣》、一場紅色文化劇《忠誠》、一個紀錄片《陳樹湘》、一部教學片《陳樹湘「斷腸明志」鑄黨魂》、一個動漫片《陳樹湘:斷腸明志鑄忠魂》、一首紅色歌曲《戰神陳樹湘》、一批紅色培訓教材以及成立一個紅色文化合唱團、一個陳樹湘精神研究會。去年6月底,由中宣部組織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中央媒體主題採訪團來道深度報道紅色文化,發表有關道縣紅色文化稿件120餘篇。近年來,道縣積極協助央視《緬懷英烈憶長征》《築夢路上》《長征》《江山如此多嬌》《國家榮光》等10個欄目組深入道縣攝製並播出了紅軍長征過道縣和陳樹湘烈士英雄事蹟。中宣部主辦的內刊《宣傳工作》第47期刊發了《湖南道縣: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對道縣紅色文化進行了重點推介。由道縣本土專家創作的電影劇本《鐵血師長》被國家廣電總局立項公示,湖南省電影局於8月7日下發了同意拍攝通知和批文。

 道縣積極開展陳樹湘「斷腸明志 絕對忠誠」精神進校園活動,積極營造宣講革命精神濃厚氛圍。今年清明期間,道縣組織開展了線上線下清明祭樹湘活動。「陳樹湘網絡祭奠活動」網絡點擊率達到千萬人次,微信小程序訪問量50餘萬次,原創歌曲《忠誠頌》收聽率30餘萬次,上傳個人視頻作品千餘部,獲贊百萬餘次,各類宣傳報道閱讀量超200萬次。4月來,道縣還組織開展了「講好樹湘故事、傳承紅色基因」進學校入課堂、進機關入講壇、進農村入村組、進企業入車間、進教材入舞台、進場館入基地等「六進六入」活動,着力打造紅色教育的「道縣品牌」。

 9月24日-26日,道縣成功舉辦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道縣分會場系列活動。9月30日,道縣在烈士紀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舉行主題為「緬懷革命先烈,共建紅色道州」的烈士公祭儀式,深切緬懷祭奠先烈,大力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道縣將開展「走進紅色課堂、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作為深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讓陳樹湘「斷腸明志絕對忠誠」的英雄事蹟走進校園、深入師生。為此,道縣在陳樹湘犧牲地石馬神村建起了「樹湘小學」,在陳樹湘紀念地瀟水河畔建起了「樹湘中學」,並培育了紅色小講解員100餘名。同時策劃在紅軍長征途經的各個鄉鎮建立一所紅軍學校,並計劃選取其中一些紅軍學校與長征沿線其他節點城市小學結成姊妹學校。在全縣所有中小學校開設紅色教育課程,做到每周確保有一節紅色文化輔導課,積極探索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十個一」的教育模式,即:穿一套紅軍服、參觀一次陳樹湘烈士紀念館、舉行一次祭奠英雄儀式、上一堂紅色教育課、唱一首紅軍歌、看一場紅軍影片、重走一次紅軍長征路、吃一次紅軍餐、開展一次紅色體驗教育活動、寫一篇紅色體會日記。通過「十個一」紅色課程教育,促進全縣愛國主義教育落地生根。(唐勇平  李銀明 張穆宸 周鏡忠 盤林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劉亞寧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