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光大新鴻基營業董事李愛平 與團隊並肩跨越金融逆境
2020-12-09 03:37    香港商报
 

 光大新鴻基營業董事李愛平(Christina Lee)在前線金融服務業努力耕耘逾三十年,待客如友耐心聆聽需求,從而給予專業服務及意見,竭力提供最優質的資產配置。2020年在新冠疫情下充滿陰霾,但擁有堅強意志的李愛平相信「要捱過最艱難的日子才是強人」,曾經歷多場金融風暴的她,相信風雨更能培養出不屈不撓的精神及提升抗逆能力,只要公司上下團結一致,定能跨過逆境。

 投身變化萬千的金融業逾三十載,李愛平坦言與團隊經歷不少「風暴」。當中令她最刻骨銘心的要數2003年的「沙士襲港風暴」。她猶有餘悸地憶述:「當時大部分的香港人也人心惶惶,金融市場近乎去到一個停頓的階段。其他的金融風暴大家也會深信是一個循環,但當沙士襲港的一刻,恍如看不見前景,當時我們也隔絕與所有客戶的來往,所有會議室需要關閉,收到的所有信件也必須消毒,沙士的經歷真的令我們非常難忘,每天不斷有新個案發生,令大家對未來充滿憂慮及衝擊,更看不見盼望及出口,最後全靠醫學界共同合作對抗疫情,及得到中央的支持,終於令經濟由低位反彈。」

 背靠祖國靈活面對新挑戰

 經歷沙士一役洗禮,李愛平更從容不迫地面對今年外圍環境因素的不明朗及疫情雙夾擊。她感恩說道回顧大半年,幸運地香港能背靠祖國,得到強大支持。「今年香港上半年有多達59隻IPO(「首次公開招股」)新股上市,下半年直到現在已有51隻IPO新股上市。其中不少也是內地公司來到香港上市。所以香港始終是一塊福地,擁有祖國的庇蔭及支持,我希望金融界的精英可以保持正向思維,繼續積極備戰。香港是一個獨特的地方,市場信息觸及全世界,而且金錢流轉暢通,只要再進一步抓緊大灣區的發展機遇,香港的金融業便可變得更加靈活地面對新挑戰。」現時的疫情雖然反覆不定,但李愛平卻堅定地說:「我相信『希望在明天,而且明天會更好!』只要保持初心,盡自己的本分,為客戶的投資做到最好,我相信面對任何風浪也能迎刃而解!」憑?這份氣魄及面對困難時的強大信念,難怪李愛平在金融界備受推崇,獲業界領袖形容為「大姐大」。

 精英團隊應變金融危機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人工智能在金融界亦越趨普及。面對未來科技世界,李愛平說道現時團隊皆是金融專才,每一位皆擁有多年豐富經驗,曾經歷大小不同的金融危機,在處理突發事情時反應快速而且靈活變通,她指出這些經歷累積的點滴及應變也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取替的。李愛平現時堅持每星期也會與團隊舉行例會,分享案例,探討如何處理突發事宜;公司內也會舉辦很多內部講座及培訓,務求令每位客戶經理也與時並進,緊貼市場及時事,提供貼心的服務,從而強化客戶的資產配置。

 擁「親和力」與「正向思維」為成功關鍵

 今年李愛平成功勇奪「2020年傑出商界女領袖」,對於「成功」一詞,她指出要成為成功的商界女領袖,必須有兩個重要元素,當中包括「親和力」及「正向思維」。其一需要裝備自己成為擁有強大「親和力」的領袖,她解釋在金融界打拼,單靠一人之力是十分有限,務必要令公司齊心合力,同儕團結一致才可跨越困難。其二擁有「正向思維」,李愛平續說,在金融界經歷起伏多年,內心需要時刻保持正能量才可面對承受突如其來的衝擊,特別在近年社會響起不同的聲音提出不少潛在的問題。她寄望港人必須要對政府、國家及未來把持信心,有需要時放下自身短線的利益,作出每一個為社會及國家好的決定,才能成就更好的將來。

 積極關心社會要題

 李愛平在金融界創出輝煌佳績,同時對社會要題亦十分關心,積極投入公益事務,盡最大努力回饋社會。現時她身兼多項公職,是多個慈善公益團體的骨幹成員,其中包括仁愛堂蔡黃玲玲教育基金董事、香港女童軍總會新界地方協會名譽會長、意贈慈善基金榮譽主席、仁愛堂莊舜而醫療基金(治療癌症)董事、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企業家委員會委員、香港公益金(港島、九龍區百萬行籌劃委員會)聯席主席、伸手助人協會項目發展委員會委員、香港證券學會副會長、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名譽會長等。

 為仁愛堂籌善款創紀錄

 懷着散發慈善力量的本心,李愛平於2007年起參與仁愛堂董事局工作,更曾擔任第38屆主席。她一直相信「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希望慈善事業可以一傳十、十傳百地廣傳出去」,所以她在任時,廣邀社會賢達及好友加入,把董事局成員由29位增至40位。在擔任主席期間,策劃了多項嶄新的活動,如邀得米芝蓮三星名廚舉行慈善晚宴,募集過千位小朋友同一時間及地點跳芭蕾舞,成功挑戰健力士紀錄,當屆更籌得約港幣8000多萬元善款,打破了仁愛堂歷屆紀錄,以支持仁愛堂推行各項慈善及社會福利服務。她亦說道:「在仁愛堂的慈善工作十分多,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仁愛堂40周年慈善同樂日』,當時活動在酷熱的8月一連兩天於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及仁愛堂成立40周年。活動以嘉年華形式舉行,設有多個攤位遊戲及精彩表演,而仁愛堂23部流動中醫醫療車及1部流動牙醫醫療車隊更進駐嘉年華為市民免費提供診症及檢查,從而讓更多市民認識到仁愛堂優質及多元化的服務。」同時,她身體力行參與逾300項仁愛堂會議及活動,努力確保仁愛堂能有效益地營運並對社會作出貢獻。

 注重培育下一代教育工作

 李愛平非常注重培育下一代及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她於2014及16年分別擔任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及仁愛堂田家炳小學法團校董會校董,積極參與學校的決策機制,進一步增加運用公帑方面的透明度和問責性。另外於2018年加入了香港浸會大學基金企業家委員會,致力推動大學各領域持續發展,實踐全人教育的使命。李愛平認為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老師猶如學生的明燈和掌舵,老師不止於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是教導他們擁有一顆謙卑、感恩及溫柔的心,培育他們的自學、自我反思、解決困難及與人溝通的能力,亦要建立他們做人處世及德育的良好品格。她指現今的香港年輕人似乎失去了一些愛國情懷,作為老師及家長更是責無旁貸,必須盡快糾正及灌輸一些正確思維予下一輩。

 在疫情下李愛平仍盡心公益,在10月參加香港公益金的港島、九龍區百萬行的籌劃會議,商討來年百萬行的舉辦形式。在今年的中秋她也應邀參與了伸手助人協會的中秋探訪老人院,希望繼續把祝福送給香港的老人家。另外,去年剛巧是香港浸會大學基金十周年,作為該會籌備委員會委員,李愛平在籌款晚會中成功為基金籌得港幣137.5萬元,幫助大學持續發展事務。

 常言道每一個低谷都是攀向更高峰的起點,李愛平在金融界披荊斬棘與團隊跨越重重障礙,在公益慈善亦落力投入。貴為今屆傑出女領袖,她希望盡自己所能回饋國家及社會,並透過自己的力量為香港帶出更多正面的信息,令商界、金融界、教育界或其他的界別都可以看到美好的香港。(記者 盧慧萍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劉亞寧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