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疫情年」升值或為階段性 人幣雙向波動仍為常態
2021-01-02 01:42    香港商报
 

  2020 年,中國經濟在開年之際便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人民幣升值勢頭戛然而止。在抗擊疫情的半年多時間裏,人民幣匯率在「7」附近反覆雙向波動,甚至一度跌至10 餘年以來新低。但隨着中國防疫和復工復產政策措施見效,匯率在下半年迅速走出疲弱態勢,12 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升至6.5 左右。展望2021 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接受本報採訪的經濟學家普遍表示看漲人民幣,主要看點將在於外貿順差是否會延續2020 年的態勢,以及中國債市等能否繼續吸引全球資金流入。

 多重因素疊加 下半年震盪走強

 2014 年之前,人民幣曾經歷相對漫長的升值周期,2014 年1 月人民幣在岸匯率觸碰6.0408,之後一路貶值,多次衝擊7-7.2關口,最高至7.1863。2020 年5 月28 日再次衝高7.1775 未果,之後一路掉頭向下,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12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下近兩年半新高。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攸欣表示,貶值期是從2020 年年初到5 月28 日,期間人民幣即期匯率貶值2.8%左右,隨後在中國經濟快速復蘇的帶動下進入升值階段。截至2020 年12 月25 日,人民幣升值幅度高達9.4%,實屬罕見。

 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指出,人民幣匯率走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元指數持續下跌。他直言,2020 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較大程度與美元指數相關,與其他亞洲貨幣以及歐元來說,並沒有看到太獨立的行情。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外匯分析師李劉陽撰文指,三大因素支撐人民幣在2020 年由跌轉漲。

 2020 年下半年,中國經濟率先從新冠疫情中復蘇。人民幣匯率也因此徹底逆轉了前兩年的弱勢,走出強勢上攻的行情。分析顯示,美元指數、中美息差和其他因素對人民幣匯率的升值都是正貢獻。其中,美元指數的下跌主要源於美國新冠疫情失控引起的貨幣及財政政策大幅寬鬆,息差擴大的主因是疫情控制的差異導致的中美經濟分化,而其他因素對人民幣匯率的支撐則主要源於拜登當選後外界對中美關係緩和的預期。

 陳珉表示,回顧2020 年的離岸人民幣匯率走勢,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年在疫情主導的避險情緒影響下,離岸人民幣匯率在震盪中走弱;下半年,得益於中國率先走出疫情、經濟基本面極具韌性以及中美利差走闊等因素,離岸人民幣匯率實現走強。

 常態干預退出波動性總體收斂

 中國人民銀行2020 年12 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0 年前9 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化波動率為4.25%,與國際主要貨幣基本相當。截至9 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年初升值2.4%,衡量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指數升值3.3%,升值幅度比較適中。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在其新書《匯率的突圍》中指出,2020 年1 月20 日之前,國內經濟初步企穩,中美經貿衝突降級提振了市場信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和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價重新升破「7」。然而,1 月21 日之後,隨着中國經濟進入「抗疫」模式,人民幣匯率轉而下跌。管濤強調,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總體趨於收斂。2019 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最大振幅為6%,雖小於上一年的11%,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披露的八種主要儲備貨幣中排名第四,較上一年提高了一位。2020 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人民幣匯率隨着內外部形勢發展繼續雙向波動,但上半年最大振幅僅有4%,在八種主要儲備貨幣中排名最後,且遠低於八種貨幣的平均最大振幅10.6%。

 中國人民銀行報告指出,近兩年多來,人民銀行通過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大幅減少外匯干預,在發揮匯率價格信號作用的同時,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2019 年到2020 年第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427 個交易日中有216 個交易日升值、211個交易日貶值。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認為,人民幣匯率基本上實現「清潔浮動」,常態化干預已經退出。

 中國建設銀行香港資金運營中心陳珉撰文分析說,自「8.11 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已形成圍繞價值基礎寬幅雙向波動的基本形態,並已經過市場的多輪驗證。例如,2017 年人民幣在經歷一輪大幅升值之後回歸雙向波動,以及2019 年人民幣匯率在破「7」後,市場並未出現恐慌情緒,此後人民幣匯率也逐漸企穩回升。同樣,本輪人民幣的階段性升值,從更長時間維度上看也只是其雙向波動中的一環。

 關注兩大看點今年或前高後低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預期,2021 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將連破6.4、6.3、6.2 等幾個關口,保持往上走的趨勢。他分析稱,首先是美國新財長是量化寬鬆政策的主導者,在疫情受控情況下仍需推行刺激政策,利率水平也會維持低位。但徐洪才強調,2020 年下半年,中國外貿出口保持強勁增長的勢頭是基於全球供應鏈因疫情斷裂的特殊原因,只有中國供應鏈完整。若是其他國家供應鏈得到修復,中國外貿訂單將會減少,在人民幣升值大背景下,對出口肯定存在不利影響。

 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表示,中國經濟在2021 年有七大懸念值得特別關注,其一就是人民幣匯率。他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急升,此中有美元貶值的原因,有中國出口強勁的因素,有海外資金買入中國債券、股票的因素。另外,中國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立場,均明顯有別於美歐日英諸國。「簡而言之,人民幣的基本面因素在改善。2021 年中國經濟復蘇將繼續領先美國,貨幣政策將更有節制性,人民幣債券的收益率仍將具吸引力,預計人民幣匯率依然會升值,不過可能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他續指,美聯儲政策以及中美關係也會直接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分析稱,利差擴大的趨勢以及中國資本市場的加碼開放,會吸引大規模資本流入中國市場,促使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到2021 年6 月人民幣對美元會升至6.3 左右,年底會達到6 左右。他提醒,海外機構投資者會首選中國債市投資,一部分海外資本則會流入高收益行業,如商業地產和股市高回報行業。

 丁孟則持不同觀點,他表示,2021 年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但也沒有太多向上空間。丁孟指出,2021 年除關注美元指數的表現外,最大兩個看點是外貿順差的情況是否會延續,如果2021 年疫情得到緩解,像一直保持較大貿易逆差的旅遊業會恢復到什麼水平,包括居家辦公的產品是否還會保持高增速,都是經常項目下的較大看點。另外,2020 年全球資金流入中國,較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債券市場,中美利差拉大,導致債券資金流量不斷創下新高。丁孟提示說,如果2021 年全球經濟向正常方向發展,利差可能會有所縮窄。「我覺得資本流入速度可能會放緩。」他表示,2021 年人民幣匯率應該會保持在目前的水平,目前匯率本身反映的就是市場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李劉陽認為,美元指數2021 年在經濟復蘇和低利率的綜合作用下仍會逐步下行,這會支撐人民幣匯率。而基本面因素在上半年支撐匯率上行,下半年則會壓制匯率。我們的模型顯示人民幣匯率的中樞在2021 年上半年會進一步下沉至6.4 平台,而在下半年美元因素的正面影響和基本面因素的負面影響大致相抵,中樞會停止上行。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中樞進一步升值的空間已經不大, 將會呈現雙向波動的態勢。

 藉雙循環格局推動人幣走出去

 市場大多判斷人民幣會在2021 年保持升值勢頭,這對中國經濟將產生哪些影響?研究人士均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對經濟的影響利弊參半。盛松成此前就強調,升值對於出口是不利的,對進口是有利的,但這是最表面的現象,裏面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人民幣升值,我認為確實應該減少淨出口對GDP 增長貢獻率的佔比, 『雙循環』的戰略定位實際上也說明了應該以內需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人民幣升值帶來了出口規模下降或增速下降,對進口一定是有利的。」

 徐洪才說,人民幣升值確實有助於促進經濟的「內循環」,從出口轉內銷。另一方面,進口的商品也可以選擇一些短板急需的,比如關鍵零部件、能源資源等。中國經濟對外擴大開放,對內深化改革,希望「內循環」能夠被激活。徐洪才還表示,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擴大對外開放會帶來很多新的機遇。中國目前也是對外投資大國,是吸引全球資本的熱土,資本、商品大進大出是未來趨勢,其中充滿了商機。不過他亦提醒,未來資本項下人民幣自由兌換會進一步加快,在這個過程中,資本頻繁流入流出的波動,加上外部的風險因素,對中國自身的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會帶來更大挑戰。

 管濤認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為中國可持續開放、推動人民幣「走出去」奠定堅實基礎。他強調,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可以支持有條件、符合產業方向的企業進行海外併購。(記者 敖雷)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刁瑾玲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