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預算案拆局】綠債發行規模翻倍的考量
2021-02-25 01:10    香港商报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會擴大「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的規模,將借款上限提升一倍至2000億元,並於未來五年,再發行合共約1755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與上一年度提出的660億元相比幾乎翻了逾兩倍。這不禁令人好奇,港府為何如此大力發展綠債?具體用在哪裏?

 「綠色金融」是近年興起的熱詞,它是希望金融市場在作融資活動的同時,也可以改善氣候、造福地球,當中又以綠色債券發展較為成熟,且氣候債券倡議組織認為,該市場尚有極大發展空間,商機無限。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定是希望能夠分一杯羹。2017年施政報告,港府宣布將帶頭發行綠債,並在翌年宣布綠債發行計劃,規模高達1000億元。2019年,港府成功發行首批政府綠債,總額10億美元。第二批總值25億美元則於上個月發行,其中的30年期債券更是特區政府迄今發行年期最長的債券。

 發綠債是全球大趨勢

 全球發行綠色債券的規模亦呈逐年上漲趨勢,在2019年已達2577億美元,較2016年的874億美元已翻了近三倍。由此可見,港府上調發債規模也是大勢所趨。雖然如此,港府致力於贏得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也非易事。過往香港總給人以「股強債弱」印象,而為改變這一看法,港府唯有不斷增加發債規模,冀吸引更多業界參與。這也確實得到不俗反響,截至今年1月底,在港交所上市的可持續、綠色、社會責任或轉型債券超過315億美元。

 冀扭轉「股強債弱」局面

 那麼這些綠債具體用在哪裏?據悉,上個月發行的綠債募集得的資金將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為具環境效益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工務工程提供資金,但就未有披露具體哪些工程項目。而這次港府拓寬綠債發行規模是想嘗試更多的幣種、項目的種類及發行渠道,為此還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

 規劃固然可喜,但港府常說「應使則使」,具體「使」在哪裏?港府應有更多披露。始終,更高的透明度,既可方便市民了解及參與,亦有助打響香港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名號。

 香港商報記者 邱媛媛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黃逸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