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代表籲設一站式綜合服務站 助港青踏出大灣區事業第一步
2021-03-10 01:33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馮煒強、黃雪峰、王娜、劉深報道:今年兩會不少港區代表關注大灣區建設,以及港青北上發展話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志源表示,自己特別關注香港青年在當地的發展。為了進一步在大灣區提供有利條件,他建議透過住屋、一站式綜合服務支援、以及生涯規劃,協助香港青年解決生活上遇到的難題,全面融入內地的生活,更積極地發展事業。

 譚志源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多個章節提及推動大灣區青年交流合作,為青年人提供創業、就業機會,並支持香港青年和中小微企業在內地發展。而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協助有意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香港青年踏出穩固的第一步。

 他指出,合適的住所以及完善的生活圈設施配套,是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巿安居樂業的必要條件。由於各項措施的申請資格略有不同,建議粵港兩地政府協調租房、購房的申請資格一致化,讓參與特區政府「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2000名香港青年都能受惠。長遠而言,建議在更多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或增建港澳青年人才公寓,並按香港青年的就業和創業等實際情況,容許適度延長兩年的租約期限,以便香港青年增加儲蓄,預留資金創業或置業。當他們事業上軌道、擁有穩定收入時,則可按自身能力和需要,選擇以較容易負擔的成本「上車」,支持青年向上流動。

 他表示,為了協助港人更順暢地在大灣區開展事業,建議在粵港兩地政府協調下,在廣州或深圳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支援站。兩地政府可以在支援站內設立服務窗口,為在大灣區創業、就業的青年提供廣泛的支援,包括資訊發佈、人才咨詢、服務轉介、點對點配對以及個案跟進服務等。同時可以引入港式專業服務,例如會計和法律諮詢等,以及邀請合適的社會服務機構進駐支援站,透過專業輔導和舉辦不同類型的交流活動,協助港人衝破在大灣區生活、工作的障礙,促進香港青年融入大灣區生活和文化。

 ●打造大灣區文創影視業樞紐

 就促進香港影視業發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建議放寬香港電影公司在內地從事電影行業的規限、放寬香港電影公司在大灣區進行電影發行工作、成立大灣區電影審查局、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聯盟、設立創意創新教育培訓課程、加強香港在大灣區作為融匯影視人才的合作核心、加強香港在大灣區作為融匯影視人才的合作核心、成立粵港澳青年影視人才培養計劃、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影視文化產業基金」實踐影視製作資助計劃等、資助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場地作為觀光景點等。

 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關於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的部分,提出「充分發揮香港影視人才優勢,推動粵港澳影視合作,加強電影投資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為電影電視博覽樞紐」。他認為,香港累積超過60年的行業經營者和投資者的實戰經驗,擁有一流硬件設施、國際團隊、國際人脈關係、影業老品牌,可稱得上大灣區文化龍頭,香港團隊先後參與創作上百部蜚聲國際的影視佳作,影響力不言而喻,因此他希望能將大灣區打造為文化創意影視業樞紐。

 此外,李應生還建議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為中醫藥發展高地,促進大灣區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建議容許在香港製造並獲正式註冊的中成藥產品,可透過簡易註冊程序,在大灣區內先行先試銷售,此舉除能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外,亦能傳承香港民間百年傳統驗方並發揚光大。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表示,在全國兩會上建議中央在香港推出外籍人才通行證,吸引更多人才為國家、大灣區服務。他還建議對上述人士實行港人港稅的優惠政策,以便吸引更多的外籍人才為大灣區服務。「中美之間摩擦之後,有不少的華裔甚至亞裔的科學家,他們不願意在美國呆下來,但是他們在國內生活可能也不習慣。香港作為一個比較國際化的生活環境,加上低稅率,對這些人才是有一定的吸引力。」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