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主動「融深」「融灣」河源:擘畫「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藍圖
2021-03-10 02:26    香港商报
 

  主動「融深」「融灣」

 河源:擘畫「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藍圖

 河源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江中上游,與廣州、深圳及香港的直線距離均在200公里以內,是粵東西北唯一同時近距離接受3個國際都市輻射帶動的地級市,也是東江流域一顆綠色的明珠。「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河源將高質量擘畫發展藍圖,堅持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加快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加快建設「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

 余麗齡 吳俊傑 陳殷

 「十三五」交出一張亮麗的小康答卷

 今年2月,在河源市七屆人大八次會議上,河源市長林濤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十三五」時期,河源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1+1+9」工作部署,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目的,保障民生、振興鄉村,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取得歷史性突破,從2015年的768.68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102.74億元、年均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8%。

 二是產業集聚明顯加快。8個工業產業共建園區發展態勢良好,全市動工及投產項目727個,基本實現工業項目進園區。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為主導,建材陶瓷、礦產冶金、食品飲料、金屬製品、紡織服裝等產業協同發展格局,各縣區都培育形成了1-2個支柱產業。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獲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建設項目3個,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9個、實現縣區全覆蓋,新增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5家,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0個,培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1個、省名特優新農產品81個、「粵字號」品牌產品88個,實現國家級或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全覆蓋。

 三是發展動能明顯增強。項目投資持續發力,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持續居廣東省前列。科技創新提速,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十二五」時期的7倍多,一批實驗室、院士工作站、研究院等創新載體進駐。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率先在粵東西北地區完成市級政務雲一期平台建設,商事登記便利度位居全省前列。重點改革持續加力,機構改革順利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四是城鄉環境明顯優化。「一主兩副四組團」城市空間格局正在形成,中心城區「1+6」規劃體系不斷完善,「三江六岸」生態城市功能廊道、源城中心區、江東新區城市起步區、高鐵新城、東源縣城、釣魚台片區等重點板塊建設扎實推進。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579億元、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38公里,汕昆、河惠莞、武深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目標基本實現。

 五是生態優勢明顯強化。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省林業生態市。水環境質量持續位居全省第一,空氣質量保持全省前列。東源縣獲評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康禾溫泉森林公園、萬綠湖濕地公園、東江濕地公園分別獲得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稱號。近期,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12月和2020年1月至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去年12月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中河源排名第二。

 六是民生福祉明顯改善。城鄉醫療保障覆蓋率達99.2%;實現省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全覆蓋;衛生強市建設穩步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步伐加快。

 努力開創「十四五」發展新局面

 展望二〇三五年,河源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競爭力將大幅增強,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台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更高水平,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示範區」「排頭兵」地位更加凸顯,形成「兩個河源」新格局,在粵東粵西粵北率先振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河源市長林濤表示,「十四五」期間,河源將認真落實「1+1+9」工作部署,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並重點做好九個方面工作:推進「融深」「融灣」全域化,加快構建發展新局;推進產業體系綠色化,全面提高發展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夯實發展根基;推進投資需求有效化,不斷培育發展後勁;推進發展平台高質化,持續壯大發展支撐;推進城鄉建設協同化,統籌提升發展水平;推進改革創新常態化,深入激發發展活力;推進生態保護示範化,築牢綠色生態屏障;推進民生服務精準化,充分共享發展成果。

 此外,河源將加快建設三大高質量發展平台,帶動農業農村、產業和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重大平台是河源構建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的重要支撐。河源將聚力抓好三大高質量發展平台建設,帶動農業農村、產業和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在「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奮力構築「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新局。一是着力把燈塔盆地打造成為引領河源未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綜合平台;二是着力把江海聯運、綜合保稅區、市高新區打造成為支撐河源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功能平台;三是着力把高鐵新城綜合樞紐、江東新區打造成為帶動河源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平台。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

 產業興,城市興。今年春節期間,河源市重點項目建設「不打烊」,呈現出朝氣蓬勃、奮發進取的新氣象,展現出河源經濟高速發展的態勢和活力。一個個項目如火如荼推進、一個個工地爭分奪秒建設,處處都能感受到風風火火發展的強烈脈動。

 在河源高新區中央活力區體育館綜合體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堅守在工作崗位,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河源高新區中央活力區體育館綜合體項目、商務會議中心是河源高新區中央活力區規劃建設中的一部分。河源高新區中央活力區位於河源高新區心臟地帶,是高新區發展的「軸心」與「主戰場」,規劃總面積1.9平方公里,將重點打造濱水景觀綠化、商務會議中心、體育館、圖書館、科創金融中心、新一代信息技術科創中心、企業總部基地、工業設計文創中心等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總部經濟、商務行政、休閒娛樂、文化旅遊觀光、生態宜居、複合辦公等多種要素融合的城市核心,將成為河源「融深」「融灣」的城市窗口、標誌性戰略區域。這些在春節期間加班加點加快建設的項目,是河源市所有重點項目全速推進的一個縮影。

 一個城市經濟活力如何,重大項目是「晴雨表」;經濟社會能否實現預期目標,重大項目建設是「牽引器」。記者從河源市發改局獲悉,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河源共安排省、市重點項目150項,總投資1702億元,共完成投資373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03.5%,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有力支撐了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穩增長。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新高地

 近期,由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在全國318個副省級以下城市中,河源改革熱度指數74.16,位居第十名。

 近年來,河源不斷加大改革力度,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培植河源未來發展高度和厚度的重要前提,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全力打造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

 記者了解到,2020年7月,河源市新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啟用,是河源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在河源,市級和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均已配備「24小時服務」政務服務一體機。此外,河源全力深化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特別是在貿易通關便利化方面,大力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進一步推進通關便利化。

 同時,河源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推動審批服務提質增效,大力破除制約市場主體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目前,河源企業開辦已實現「線上一網辦、線下一窗辦」,承諾辦理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

 記者注意到,1月召開的河源市委全會提出,要以對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為帶動,主動接受深圳改革的輻射帶動,大力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扎實推進民生領域改革,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提升「外聯內通」水平

 加快「融深」「融灣」

 交通區位優勢是地區發展的「致勝牌」。河源地處珠江東岸深莞惠經濟圈輻射帶動的第一層,在對接「雙區」建設上具有獨特優勢。

 日前,記者從河源市交通運輸部門了解到,2020年河源市積極謀劃建設連接「雙區」高快速通道,扎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外聯內通」水平,全年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24.6億元,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21年,河源市將優化對接廣東省「12312」現代化交通體系,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交通規劃以及惠州交通主框架規劃,加快構建「12131」交通圈,加快全域全面「融深」「融灣」步伐。

 隨着路網的日益完善,河源交通區位優勢日益凸顯,一批又一批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進駐河源、投資河源,河源正日益成為投資洼地、價值高地和重量級企業布局戰略首選地。

 綠水青山畫卷美 鄉村振興踏歌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河源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的主抓手,聚力探索城郊型農村發展之路,堅持開拓創新,農業產業建設如火如荼,鄉村面貌日新月異,人居環境不斷改善,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環境整治讓鄉村提升「顏值」。走進江東新區臨江鎮勝利村,一條整潔寬闊的柏油路向遠處延伸。放眼望去,一排排農家小院和樓房錯落有致;竹篱笆環繞,「四小園」建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在這裏,美麗鄉村的場景已融入了群眾的生活。特色產業奏響發展「樂章」。江東新區盯住個性化和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選擇能提供與眾不同的特色產品,積極推動,大力發展,形成本地具有獨特性的產業,推動實現「產業集群」的理想狀態。

 記者了解到,江東新區積極推進「一村一品」建設,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大力推廣「企業+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和電商平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鎮數品」格局。如雅色、欖溪村葡萄種植基地,澄嶺、榴坑村蔬菜種植基地,雙坑村山地雞養殖基地都頗具規模,「江東葡萄」「雙坑土雞」等已成為河源農特產品的一張新名片。

 2020年,江東新區啟動1580畝中草藥種植示範基地項目建設。該項目總投入1746.5萬元,主要種植金絲皇菊、藥用玫瑰、黃精。去年金秋,首批成片種植的金絲皇菊競相開放,迎來採摘季,不僅提升了新區農村的「生態顏值」,還提高了農民的「經濟產值」。

 今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年,河源將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着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推動城郊深度融合,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打造鄉村振興標杆典範。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