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恩光委員:
倡建無土有機種植標準填補空白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彬彬報道:近五年,生態保護和修復、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農產質量、現代種植業和農業科研都是關注重點。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孫恩光建議,利用澳門「一國兩制」優勢,建立「無土有機種植」標準,填補國家空白,解決新城鎮產業空洞,吸引大灣區青年等融入發展創新農業,大力發展有機農業產業和觀光農業。
孫恩光指出,第一,傳統有機農業是一種能維護土壤、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生產體系,無土種植系統在完全不添加化學物料的情況下,不用基質或泥土種植,只能取得綠色認證,均不能獲得中國的有機認證。既然國家已經建立一整套有機認證系統,在此基礎上,倒不如善用澳門「一國兩制」之利,通過參考國際無土有機種植標準或與有關機構合作,制定「無土有機種植」標準以填補國家的空白。
第二,要創新輪耕規劃方式,促進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2021年「一號文件」要求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和推廣耕地休耕輪作制度。政府可作長期的輪耕規劃,用好無土種植對土地質量要求不高、可用土地選擇範圍廣的優勢,在休耕的土地上建設。
第三,可借鑒澳門現有無土有機種植技術,促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澳門現代系統農業協會早年參與開發了一套無土有機種植技術。該技術已應用在香港元朗、山東濟南(已結束)、台灣台中的農場來進行前期研發和試產。技術所生產的農作物不僅安全,無農藥、無重金屬、無激素殘留,更獲得美國USDA100%有機認證,並已進入市場且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各省市相關農業部門可組織各地農學專家和青年農民借鑒學習,進一步促進建立現代鄉村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