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財經觀察】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 外資機構進出平常事
2021-04-11 09:31    香港商报
 

 香港多年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扮演着內地與國際間資本融通的橋樑,眾多大型國際金融機構都落戶香港。不過,過去一兩年,市場有一些雜音聲稱香港對外資機構吸引力正減弱。事實上,機構進場退場對於國際金融中心是常見的事,而且近年本港資產管理公司數目一直有增無減,已由2019年底的1808家,增至去年底的1878家。此外,近年資金流入香港規模不跌反升,顯示本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 

 金融機構進出在世界各地是平常事,例如去年便有外資券商撤出台灣。去年 8 月,在台灣設立近 19 年的德意志證券(亞洲)台北分公司終止營業,原因是集團將專注於銀行業務,並全面裁撤全球證券交易業務。另外,豐銀行盛傳考慮撤出美國零售銀行業務,原因是配合集團 「重返亞洲」策略,將資源轉移至亞洲地區,以加大亞洲區業務。香港方面,近期有3家大型國際金融機構打算將部分業務撤出香港,包括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公司領航基金(Vanguard)、加拿大BMO環球資產管理,以及美國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其後又有謠言稱日本網上券商SBIHoldings(思佰益)要撤出香港,但管理層很快澄清,有關的傳聞與事實相反。

 領航基金:一直看好香港

 據了解,是次決定撤出香港的領航基金(Vanguard),其在香港的 ETF 及強積 金 產 品 ,涉及資產管理規模只約220 億 元 。積金局指,領航業務的變更所涉及資產,佔現時超過 1萬億元的強積金總資產不足2%。

 領航基金將部分業務撤出香港,卻將其亞洲總部設在上海,令一些質疑香港國安法的言論不攻自破。

 領航撤出的時間適逢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有人趁此大造文章,製造出領航基金對香港前景投下不信任票的假象。事實剛好相反,領航澄清,終止香港業務不代表集團不看好香港,只是集團戰略重點是個人投資者,但香港業務主要服務對象是機構客戶。另外,集團亦計劃將亞洲總部遷至上海。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受訪時反問:「如果領航撤出是因為香港國安法,但又將亞洲總部遷至上海,難道上海沒有國安法?」

 個別外資離港是否代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失色?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一個地方的經濟運行與政治制度沒有必然關係,衡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要看錢的數量,錢是否繼續流入香港,而不是看有多少機構走。資金一定流向有利可圖的地方,無論當地的政治制度是什麼,都會有錢流入。」

 莊太量:資金流向有利可圖地

 莊太量強調,金融中心最重要是經濟和社會穩定。他引述英國智庫機構Z/Yen有份編制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該指數每年3月和9月各更新一次,在國安法實施前,即2020年3月,當時香港全球排名急跌至第6(下跌3名),但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的去年9月,本港排名反而回升1名至排第 5。及至今年3月初,本港最新排名再升至第4,反映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因香港國安法落實而更加穩固。

 麥萃才表示,撤出香港的金融機構佔本港外資公司的比例,根本微不足道, 「市場永遠是有人進有人出,一雞死一雞鳴,有人看好自然有人看淡。金融中心地位不是只看(企業)數量,更重要是看資金金額,即使公司數目多,但無資金流入也沒用。金融資本市場講求資金往來,不是講人數或公司數目多少」。

 外資撤出香港又會否成為新趨勢?有報道引述理大香港專上學院講師陳偉強稱,外企要全面從香港撤退並不容易,因香港作為東亞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角色非日本或新加坡可取代,尤其是國家正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金融發展,香港從中擔當重要角色,外企視之為「肥豬肉」。

 美國操弄經濟指數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一路回升,卻在另一個全球排名榜中卻 「被消失」。美國傳統基金會於今年3月初公布《經濟自由度指數》,將香港與澳門特區在該會的經濟自由度排名中剔出,並列入中國(內地)的評分當中,理由是香港的經濟政策已由內地控制。

 莊太量和麥萃才均認為,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做法涉及政治考量。麥萃才引述GFCI反駁,「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最高的前5位,正正包括上海,若談及經濟自由度,上海和香港哪個有更多自由呢?若說擔心國安法,上海一直都有國安法,那為什麼上海排名(最新排第3)反而會比香港高呢?」他續說,「某程度上,有些排名不是很中肯,很明顯涉及政治操作。」

 麥萃才:西方媒體用有色眼鏡看香港

 麥萃才續說: 「很多西方媒體向來戴着『有色眼鏡』看香港,國際上有關香港的輿論,自回歸以來大多是抹黑,由回歸之前已說 『香港已死』,但死了廿多年也死不去。」

 莊太量則表示,美國傳統基金會作為西方機構,接收的資訊主要來自西方媒體,本身已存在偏差,當中或有唱衰香港及內地的目的,不必將其排名看得太重, 「是否代表經濟自由度高,經濟增長就高?」

 事實上,金管局對於一些輿論就部分外資機構撤港所下的結論不以為然。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早前在網誌《匯思》上表示,部分機構退出本港市場,可能因為業務重心有所轉變,又或是集團層面整合所致。機構進場退場,對於國際金融中心是常見的事,又認為持份者對香港現狀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注,很大程度是觀感問題,而觀感或源於偏頗,甚至不實的資訊。

 余偉文:金融業界基本釋疑

 香港國安法在去年實施之初,金融業界的確實對法例有些疑慮。余偉文坦言,起初香港部分金融機構曾對 「一國兩制」的運作感到擔憂,甚至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憂慮,例如擔心研究報告若涉及看淡香港經濟或港元時,會否觸犯國安法等。因此金管局進行了一系列外展工作,向業界解釋國安法的真正目的,並強調香港的經濟自由、營商和監管環境都不會改變,相信業界已基本釋除疑慮。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

 事實勝於雄辯,據金管局資料顯示,近年香港的資產管理公司數目一直有增無減,由2019年底的1808家,增至去年底的1878家,按年增加3.9%。當局指,看到新的金融機構落戶香港,帶來新的業務與擴展計劃。余偉文也表示,從近期外資金融機構查詢來看,越來越多機構對互聯互通項目有興趣,更多關心企業如何把握內地機遇。

 香港吸金力強 流入資金不跌反升

 對於有市場人士擔心,小部分外資金融機構撤出香港帶來走資疑慮,金管局表示,香港仍然是資金淨流入狀態,具體反映在銀行存款總額,去年按年增長5.4%,及港元匯價持續貼近強方兌換保證等。事實上,從今年初多項數據看,香港維持吸引資金流入。

 金管局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 1 月底,本港銀行體系內的存款總額達15.9萬億元,較去年底增長9.8%,比去年同期更升15.8%。當中港元及外幣存款約各佔一半。

 港匯轉弱因IPO市場熾熱

 港元匯價也是反映資金流向的重要指標之一,港元走強,正反映資金流入港元。港元匯率在2020年一直處於強方,而今年首季,港元兌美元在7.752 至 7.775 區間徘徊,仍貼近強方兌換保證一方。

 不過,3月份港元匯價有稍為轉弱迹象,上月港匯指數平均值為7.766,較2月的平均值7.754跌12點子。近日港元兌美元曾失守7.78水平,創逾1年新低。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解釋,港匯近日轉弱,主要由於較早前有內地新股在港上市集資後,將籌集的港元回流到內地發展,當中涉及沽港元,因此令港匯稍有壓力。他亦指,即使港元兌美元觸及7.8水平也不用擔憂,資金進出屬正常現象,市場毋須過分解讀。(香港商報記者 志成)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鄭嬋娟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