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廣東採風行於4月12日在東莞啟幕。當日下午,在採風團團長、著名作家朱秀海的帶領下,作家們先後參觀了東莞鳳崗鎮歷史博物館、纂香書室、得利鐘錶集團和中華民族婚俗微雕博物館等地。有「全國百強鎮」之稱的鳳崗,以其濃郁的特色文化,引得作家們紛紛點讚。
文/ 冷運軍 李苑立 蔡易成
採風團在鳳崗鎮歷史博物館合影留念
採風團參觀鳳崗鎮歷史博物館
採風團參觀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
「深圳裏」的客僑文化名鎮
鳳崗鎮地處東莞市東南端,東、南、西三面與深圳相鄰,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4.4萬人,常住人口約52萬人。從清朝中期開始,這裏就有客家人遠渡重洋發展,至今有3萬餘名華僑分布在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
在鳳崗鎮歷史博物館,據工作人員介紹,當地以客家人居多,2009年,鳳崗鎮整合本地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資源,在全國首倡「客僑文化」品牌,並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積極保護和傳承客家山歌、麒麟舞、排屋樓等文化遺存,多次舉辦客僑文化節、兩岸暨港澳地區客家山歌邀請賽、「楊官璘盃」全國象棋公開賽等活動,在海內外產生積極反響。鳳崗先後獲評全國象棋之鄉、中國客家山歌之鄉、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如今,鳳崗又建設了全國婚慶特色AAAA旅遊景區龍鳳山莊、中華民族婚俗微雕博物館,人文氣息越來越濃厚,已經成為深圳等周邊城市居民周末度假出遊的好地方。
鳳崗鎮歷史博物館位於鎮人民公園,館內設有「鳳崗源流」「民俗文化」「對敵鬥爭」以及「今日鳳崗」四個展室,300餘件展品主要以圖文、實物等形式,展示當地的客僑民俗、社會歷史變遷、紅色文化等,是了解鳳崗歷史文化的一處窗口。
著名作家南翔向記者表示,鳳崗開車到深圳只需半個小時的車程,這裏可能是深圳人來體驗客家特色文化最近的地方。史料也讓他看到了鳳崗人頑強拚搏的一面,尤其是在海外艱難打拚的華僑,一批批回饋鄉梓,這種精神令人感動,值得稱讚。
這是一塊紅色的土地
今年是中共建黨百年,一段紅色往事也在當日參觀中被喚醒。據工作人員介紹,鳳崗有座老虎山,是東江縱隊「小鬼班」黃友壯烈犧牲的地方。黃友(1927-1944)是鳳崗鎮鳳德嶺村人,家境貧寒,14歲參加抗日遊擊隊,後編入「小鬼班」,1943年參加東江縱隊,後任「小鬼班」班長。1944年在一次與日軍的交戰中,黃友不幸犧牲。延安《解放日報》曾以《東江縱隊五少年英雄以一當百光榮殉國》為題對黃友的事跡作了詳細報道,中共中央軍委追認黃友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戰鬥英雄」和「中國共產黨模範黨員」。
1995年,鳳崗鎮政府撥款修建了黃友亭。同年7月22日,在抗戰勝利50周年、黃友犧牲51周年之際,鳳崗革命烈士紀念碑和黃友亭在鳳崗鎮花果山公園正式落成。如今,黃友亭已經成為紅色教育基地。黃友的英雄故事和鳳崗的紅色文化,感動一代代的後來人。
採風團參觀鳳崗鎮歷史博物館
採風團參觀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航空展廳
纂香書室:「廣東第一才子」曾在此執教
纂香書室位於鳳崗鎮鳳德嶺上村,現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書室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6年),面積1152平方米,由上村張姓十七世祖張超群所建,為三進兩廂磚木瓦結構,碌灰筒瓦,硬山頂,檐下施磚雕裝飾鬥拱,精美龍船形灰塑正脊,檐欞、山牆、沼脊飾有花鳥圖案,浮雕彩繪保存完整,青磚牆體。雕樑畫棟,建築精美。
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清嘉慶年間,被譽為「廣東第一才子」的宋湘曾在此執教,現存木匾上的「纂香書室」四個大字為宋湘親筆所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組織曾在此舉辦過培訓班,開辦過「纂香女子學校」,這裏也是鳳崗鎮唯一一座清代書院。
著名作家王炳根在參觀時對這裏的浮雕彩繪和石質窗框,讚不絕口。他拿起手機拍了起來,說回去要帶給家裏的年輕一輩欣賞和學習。
鳳崗是外資企業投資熱土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鳳崗全鎮有外資企業560家,其中港資企業436家。改革開放以來,這裏是外資企業投資的熱土。當日作家們參觀的東莞得利鐘錶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
據得利鐘錶負責人介紹,過去30年間,中國鐘錶業承載着世界鐘錶約九成的生產量,但只能賺取一點加工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自主品牌鐘錶被國外認為是低端產品。該集團創始人、港商梁偉浩從十年前開始積極轉型,打造自主品牌SAGA世家錶,2016年在瑞士設有工廠與設計中心,2018年與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鐘錶文化與時間科學館,還與中國探月工程合作,結成共同研發、設計、製造航天計時器和航天系列手錶及其衍生產品的唯一合作夥伴。通過技術創新與品牌打造,得利鐘錶已經開始得到世界市場的認可,現年產鐘錶420萬隻,九成銷往歐美地區。
此外,鳳崗的中華民族婚俗微雕博物館也是由港資興建。據介紹,嘉利集團1985年在東莞鳳崗投資建立了第一間廠房,1996年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嘉利以金屬、塑料部件以及模具起家,在近年的轉型中,積極投資文化產業,打造了獲得基尼斯大世界紀錄的中華民族婚俗微雕博物館。館內以中華56個民族的婚慶為場景,用微雕的手法,藝術再現了各民族的人文風情,歷時7年才得以完成,這裏已經成為深莞兩地有名的婚紗拍攝基地。
著名作家王劍冰參觀完後表示,用微雕的形式生動表示56個民族的婚嫁習俗,比較罕見也非常有意思,這也說明在鳳崗投資的港商具有獨特的經營頭腦,鳳崗是塊投資興業的福地。
採風團參觀鳳崗纂香書室
採風團參觀中華民族婚俗微雕博物館
打造莞深深度融合先行區
鳳崗鎮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十三五」期間,鳳崗經濟總量突破300億元大關,2020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318.5億元,年均增長8.4%。財政總收入達102.5億元,年均增長27.9%。鳳崗鎮純收入超億元村從1個增至3個。在全國百強鎮榜單中,鳳崗排名第31位。
近年,鳳崗的產業結構調整持續優化,重大優質項目相繼落地。其中,天安數碼、金銀珠寶、深證通、理光、果豐緣等項目已經投產,年產值達69億元,年稅收達3.5億元。京東、深證通二期等6個市重大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21.6億元。重點搭建了天安數碼、京東智谷、都市智谷等重大產業平台。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1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達24家,一批重點項目被認定為市核心技術攻關重點項目。
「十四五」期間,鳳崗將緊緊圍繞「灣區創新重鎮、智慧客僑新城」總體發展定位,以「灣區眼光、深圳標準、鳳崗特色」為原則,努力把鳳崗打造成為東莞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莞深深度融合先行區、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新城,高站位、高起點推動鳳崗跨越式發展。
採風團成員名單
採風團團長:
朱秀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原主任、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作者、編劇。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代表作有:《穿越死亡》《喬家大院》《天地民心》《紅四方面軍征戰紀實》等。
採風團成員:
王炳根:中國冰心研究會、冰心文學館創始人,國家一級作家、茅盾文學獎評委。福建省作家協會顧問,中國博物館學會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代表作有:《永遠的愛心·冰心》《郭風評傳》《愛是一切:冰心傳》《林語堂:生活要快樂》《鄭振鐸:狂臚文獻鑄書魂》等。
南 翔:深圳市作家協會原副主席、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一級作家。代表作有:《南方的愛》《大學軼事》《前塵:民國遺事》《女人的葵花》《綠皮車》《抄家》等。
連俊義:《解放軍報》原副總編輯、《中國國防報》總編輯、作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少將軍銜。曾任中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報業協會書記處書記、全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等。
沈衛星:光明日報原副總編輯。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高級編輯。編著有《沈衛星文化評論集》《外國文物里的絲綢之路》《受眾視野下的文化多樣性》《重讀張伯苓》等。曾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溫亞軍:武警出版社原副社長、大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有:《西風烈》《她們》《鴿子飛過天空》《硬雪》《桃花落》等。曾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第十一屆莊重文文學獎,首屆柳青文學獎。
石一楓:《當代》雜志社社長助理。代表作有:《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心靈外史》《世間已無陳金芳》等。曾獲魯迅文學獎、馮牧文學獎、十月文學獎、百花文學獎、小說選刊中篇小說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