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1-04-14 04:46    香港商报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綿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斷的燦爛文明。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湧現了老子、孔子、墨子、莊子、孟子、朱熹、王守仁、李贄等思想大家,湧現了伊尹、管仲、蕭何、霍光、諸葛亮、房玄齡、范仲淹、王安石等賢臣名相,湧現了姜尚、孫武、項羽、韓信、衛青、霍去病、關羽、岳飛、徐達、戚繼光等忠臣名將,留下了豐厚深邃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展現了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哲學、理念、氣度、神韻、智慧、信仰,增添了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文化自信和自豪。

 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成文法典《唐律名例疏議釋義》在闡釋「中華」一詞時,滿懷自豪地說:「中華者,中國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儀,故謂之中華。」

 中華民族,又稱華夏民族。《春秋左傳正義》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古同「花」,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古人以服飾華采之美為「華」;夏,大也。《尚書正義》稱:「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古人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稱為「夏」。「華」、「夏」連用,盡顯中華文明的優美、盛大、端正、儒雅、氣勢宏闊、氣度非凡。

 自先秦至漢代形成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的精華凝練。之所以把「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品格稱為「五常」,指的是「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品格像天地一樣永恒,是指導人們日常行為規範、人格情操的「常道」。

 仁義禮智信五常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念,與國家文化戰略「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兒女薪火相傳的崇尚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尚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而不同、天下為公、義以為上、知行合一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成為了中華兒女堅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核心。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容廣博、底蘊深厚、思想深邃、影響廣遠,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種文化都難以比肩和望其項背的。只有樹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信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更加淡定從容,煥發新的活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和發展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的豐厚滋養。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對自身歷史文化成就的崇敬與自豪,也是尊重歷史、尊重傳統、尊重祖先智慧的一種表現。

 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東方文明的哲學智慧、厚德載物的人文思想、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忠孝節義的道德修養、坦蕩真誠的人格力量等,至今仍在提升?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傳遞?正氣正義的正能量,為人們提供光明的精神引領。

 悠悠五千年的歲月洗禮,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價值取向,凝聚了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感和精神追求,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內在精神品格。

 獨具魅力的琴棋書畫,充滿睿智的諸子百家,享譽全球的中華武術,驚艷世界的古老建築,娓娓動聽的國粹京劇,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大國匠心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共同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提供了重要載體,照亮了中華民族歷史的天空。

 古語云:「欲人勿惡,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中華兒女堅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只有不斷加強「文化自信」意識,才能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文化強國,增強民族精神力量,讓世界看到中華文明中的閃亮點,讓世界看到崛起中的中國能夠惠及四方,為世界帶來和平,帶來希望。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謝燁挺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