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記兒時大潭裸泳 青蔥愛睇工廠妹 深井老街坊「村梭」 舊日足跡
2021-05-09 03:10    香港商报
 

深井這地方,最多人想起的,是燒鵝美食,其次是屋苑處處,很少人想到,它最早是客家人的務農社區,之後成為工業小鎮,曾是客籍及潮籍人士的打工熱門地。近月有民間組織在深井搞展覽,出版書籍,冀填補對深井既定印象以外的一抹空白。一些深井老街坊在這場活動中,也受到感召,嘗試尋找舊日的足,然而發覺少時遊玩地不是消失就是面目全非,難再接近。

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客家村落發展成客潮共匯之地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月前舉行「村梭深井︰回憶紀行」展覽,另亦出版《村梭深井:他們的百味時代》書籍。從展覽及書籍中資料,最早聚居深井的傅姓客家族群,三百多年前就來到深井對上半山的清快塘定居,以農耕為生,大約二百年前,部分族人下移到低地生活。到上世紀30年代,深井開始發展成工業小鎮,先後出現啤酒廠、紗廠、麵包廠、膠乳廠。工業的繁盛,除了令客家人不做農民做工人,亦吸引大批潮州人來深井定居及打工。深井走向工業小鎮之際,也漸由客家村落發展成客潮共匯之地。

尋找舊日足迹之旅,以是由兩族群的老街坊帶領,包括自出生至今都居於深井(除卻少年時往九龍送外賣那幾年)的傅天宋(70歲),12歲才搬到深井、祖籍潮陽的姚志明(73歲),以及同是潮陽人氏、在深井長大但成年後搬離的鄭裕光(近70歲)。

深井半世紀前有許多小孩,那是一個生育旺盛的年代,如姚志明,便有15兄弟姐妹,在深井最多小孩的家庭排行榜中,姚家排第一。不論是哪個族群,相近年紀者都愛一同遊玩,而深井有海邊、水塘、水潭、水坑,親水是孩子們最愛活動。不過家長們總憂心孩子溺水,因此到這些地方活動是公開的秘密。

生力啤酒廠海邊用筲箕撈泥鯭

傅天宋直言村童生活好開心,摘野果、掘番薯、捉雀仔、捉魚蝦蟹,最難忘是與友伴到處野餐,常到地是青龍頭水塘(即深井沉澱池),「帶米,罐頭嘜(後來帶煲),用石頭砌個爐,執枯葉柴枝去煲粥,由晏晝煲到黃昏。」

幾名老街坊都說起,愛到一個叫大潭的地方游水,那是山澗沖出大海途中形成的水池,是一處不同年紀的小孩都會到的地方,在樸素貧乏的年代,他們只能裸泳,鄭裕光說:「60年代初,窮到得一條褲穿,邊有底褲,遑論泳褲,整濕?好大件事,回家會有藤條炆豬肉(用藤條鞭打)侍候。」他記得因玩水被老竇責打多次,「老竇坐九巴16B,由十三咪坐去荃灣買,那時海邊仍未有嘉頓麵包廠,佢?車上見到我在海邊石頭處釣泥?,他回家後用藤條打了我一餐。」深井昔年盛產泥?,因生力啤酒廠排出的麥渣,是泥?至愛,據說拿筲箕去海邊撈一會,可撈上一堆魚,撈不到是「好瘀」的事。

鄭裕光與人稱二哥(家中排行第二)的姚志明也愛到沙井嬉戲。這個如長方形大水缸的沙井在大潭上一點,生力啤酒廠當年是用來儲水備用,後來棄置,成為小孩遊樂的藏身之所。

 

深井村及舞麒麟舊照仍掛牆上

說得興起的鄭姚二人,隨即到闊別數十年的大潭及大水缸看看,他們發覺路途比小時複雜多了,因那時還沒有深井商業新村(1969年建),穿過新村,走過一些斜梯級,終於到達大潭,但此潭似近還遠,因已被茂林遮去一大片,通過之路已坍塌。他們再上陡坡,穿過矮草叢,兩三個成人身高的大水缸聳立眼前,而攀上缸頂之路已難找,只好望缸興嘆。

二人在訪尋少時嬉戲地方時發生插曲,在深康路深井商會會址門口展出一張相片,是1968年商會成員與新建成街市合影,鄭裕光赫然發現自己的父親是其中一員。 鄭說,父親在區內開設通記魚蛋粉,69年才入啤酒廠做事,他從不知道父親是商會成員,為記下這次發現,他立即用手機翻拍相片。

傅天宋的尋訪之地是深井村公所,因為這裏滿載他小時回憶,多張未清拆前的深井村及舞麒麟舊照掛在水泥牆上。1977年,深井村因受興建屯門公路計劃影響而須清拆,政府在原村背後的山坡及青山公路路旁提供村屋作賠償。傅天宋說:「這事說來矛盾,那時生活環境不好,都嚮往美好生活,但居住多年的祖屋卻失去,它是用地牛石做的,不是青磚,較矜貴。」1978年初,村落開始清拆,傅天宋住進新屋至今。而舊時居地,上方橫屯門公路,其下有一球場,傅說龍門後方就是從前地牛石祖屋之地。

盂蘭節天地父母誕成深井盛事

雖然深井村無奈要舊貌換新顏,但傅氏村民多年來仍保留自己的客家傳統,如新春點燈、重陽祭祖等。其中傅天宋堅持舞麒麟文化。他17歲時跟隨到深井打工的客家師傅學,其時同學的村中兄弟有20多人,學麒麟要同時學功夫,練了幾年。後來師傅移民,他亦忘於工作,至退休後再重拾此技藝,在喜慶場合出動助興。他坦言,村中沒有年輕人學舞麒麟,真的害怕會失傳,他會堅持到底,村公所有練功房,歡迎有心人來學。

而身為潮州人的姚志明及鄭裕光,則致力發揚潮州文化,如推廣盂蘭節及天地父母誕。這兩個誕會都是他們小時候就接觸。在深井長大的姚志明,成家後到村外自立,退休後回到深井振興潮州文化,身兼潮州街坊福利會會長及潮僑盂蘭勝會會長兩職,與鄭裕光及其他「架己冷」(潮州人)共同努力,如今兩誕會已成深井年度盛事。

昔日工業廠房已改建屋苑

說深井,必定談及工業小鎮這段歷史,3名老街坊亦有淵源。傅天宋少時曾有約4年時間,分別在九龍紗廠、生力啤酒廠及嘉頓麵包廠打工,頻密轉工都是「錢作怪」,哪一間薪水高些就轉場,1970年19歲時考取車牌,到蓮麻坑駕鄉村巴士兩年後,終於入政府打工至退休。他笑言,仍記得與工廠妹同遊沙灘的片段,「有很多紗廠女工,即是陳寶珠飾演那種工廠妹,60年代深井沒有什麼娛樂,那裏的沙灘好靚,公餘時就同工廠妹去游水,又或者去荃灣睇戲。」懵懂少年加上時勢艱辛,他說沒萌生戀愛意識。

九龍紗廠宿舍留光影

姚志明15歲起在九龍紗廠工作過3年,鄭裕光則於1968年入生力啤酒廠執樽,做了一兩年。兩人與工廠女工沒聯繫過,但就喜歡與友人在水坑上的橋壆閒坐,看看經過的紗廠女工中有否靚女,大家在談笑間度過青蔥歲月。

幾名老街坊與工廠的共同經歷應是球場上。現在的海韻花園,從前是九龍紗廠員工宿舍,有一個足球場,周末時晚上會放電影,大家除了留下「腳毛」,腦海也深印光影。

不得不說的還有「窩拿」這個人物,他是生力啤酒廠廠長,對深井村民十分關照。現時的潮州街坊福利會會址土地是他捐贈、亦大力支持潮州人辦盂蘭勝會。晚年時更將原居民賣給他的土地送還。

如今只餘下嘉頓廠房

目前,深井區內只餘嘉頓廠房,其餘的3間大廠早已變成屋苑。1986年,九龍紗廠改建為麗都花園,3年後,其員工宿舍改建為海韻花園;1996年,生力啤酒生產線搬往元朗新廠房,深井廠房改建為碧堤半島;2000年,永備公司倉庫及廠址改建而成的縉皇居入伙。

尚未拆卸的「遺物」只有兩間,一間是九龍紗廠眷屬宿舍,2015年租予社會企業「要有光」,已活化為社會房屋「深井光屋」;另一間是生力啤酒廠員工宿舍(男子單人),但它早已成為陳記廣場一部分,深井陳記燒鵝多年前已申請將之重建,今年3月終獲城規會同意,未來將重建為一幢樓高19層的商住物業,提供56伙住宅單位,男單宿舍勢將消失。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岳昕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