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博物館日的目標是使人們進一步認識到,博物館是文化交流、豐富文化和促進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合作與和平的重要手段。自1977年以來,每年的5月18日,國際博物館協會都會在世界各地舉辦國際博物館日推廣活動。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確定2021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The Future of?Museums:Recover and Reimagine)。面向未來社會、經濟、環境等挑戰,博物館對於自身功能定位與發展方向,開啟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
近年來,博物館在凝聚國家文化認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人類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的作用不斷提升,理解過去、思考當下、啟迪未來的價值持續彰顯,日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帶領中國人民走過了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前進。值此「十四五」開局之年、「兩個一百年」交匯之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國內外社會、經濟、人文環境的深刻變革,以及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都對博物館提出了更多挑戰和更高要求。博物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主動地融入國家事業大局,更加深入地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更加積極地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守正創新、勇開新局,充分發揮博物館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服務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積極作用。
今年是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5·18國際博物館日」福建主會場活動在漳州市舉辦。
福建省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
5月18日,是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福建全省博物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近年來,福建省文物局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不斷加強對全省博物館工作的組織指導,?力提升博物館公共服務能力,博物館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強化自身建設 擴大交流合作
截至目前,福建省共備案博物館145家,其中國有博物館103家,非國有博物館42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45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5家、國家二級博物館20家、國家三級博物館20家。據2017年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省可移動文物共469222件/套,計769364件;其中珍貴文物共92748件/套,計118592件。2018年順利完成了非國有博物館藏品備案工作,全省非國有博物館共備案13931件/套,計50224件藏品。
全省各級博物館積極主動開展交流展覽、聯合辦展,取長補短,提升博物館展示水準。近年來,福建博物院、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閩越王城博物館、福建民俗博物館等省屬博物館和部分市、縣博物館到北京、內蒙古、新疆、西藏、湖北、上海、廣東等十多個省市舉辦了絲路帆遠、建盞、德化瓷等專題展覽。福建博物院聯合福建師範大學舉辦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藝術設計大賽作品展」,並在新疆、寧夏、陝西的5所大學巡迴展覽。去年,福建省文物局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博物館舉辦了「交相輝映·耀世千年——福建黑、白瓷器展」,該展覽展現了福建製瓷業最具特色且影響深遠的產品類型——以建窯黑釉盞為代表的「黑建」和以德化窯白瓷為代表的「白建」;經過細化提升,今天在福建主會場再度展出。今後,省文物局將重點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主題展覽,並開展交流展覽,加強福建文博品牌建設。
近年來,福建十分重視加強非國有博物館建設。2017年,省文化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福建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實施意見》。2017年以來福建省新增備案了19家非國有博物館,從原先的23家增加到目前的42家。涵蓋了陶瓷、玉器、漆器、茶文化、醫學、體育、木雕、民俗、革命文物等門類多樣的主題博物館,填補了該省國有博物館門類空白,展現了行業特色或區域特點,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2018年,在省文物局的積極爭取下,省級財政設立非國有博物館以獎代補專項資金每年300萬元,這是福建省首次設立該專項資金。省文化廳、財政廳印發了《福建省非國有博物館以獎代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主要依據非國有博物館在履行社會公共文化責任的實績,分等次給予補助,並將部分經費用於重點專項工作。同時,組織非國有博物館——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與國有博物館——福州市博物館開展「結對子」活動,建立對口支援協作關係。規範非國有博物館的管理,開展了全省非國有博物館藏品備案工作。提升非國有博物館業務水準,除專門為非國有館組織的培訓學習外,全省博物館的相關培訓,都安排非國有博物館的館長及相關人員參加。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在2020年成為福建省首家獲得國家三級博物館級別榮譽的非國有博物館。
加強文物保護 提升公共服務
近年來,為提升博物館業務水準,舉辦了館藏文物保護、陳列展覽、社會教育、非國有博物館藏品備案等業務培訓班,促進博物館更好地為公眾提供文化服務。連續4年組織開展了全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管理情況檢查,重點對珍貴文物的保護管理情況進行現場檢查。組織全省博物館編製可移動文物修復方案、預防性保護方案和數字化保護利用方案,並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據初步統計,2013年至今共實施了64個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
近年來,全省博物館在常設展覽之外,在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積極開設主題展覽,講好福建故事,活化八閩文物,展覽精彩紛呈。2017年,省文物局聯合28家博物館舉辦的「八閩軍旗紅——福建省紀念建軍90周年暨喜迎十九大革命文物聯展」和獲國家文物局推介的「紀念建軍90周年、抗戰爆發80周年」全國十大主題展覽。2018年,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主辦,福建博物院承辦的「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百國百僑百物展」和獲第16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2019年,福建博物院「革命先驅遺書展」和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閩西革命文物背後的故事精品展」分別入選「核心價值觀主題展」重點推介和推介項目。省文物局牽頭舉辦了「中國共產黨在福建——福建省博物館館藏革命文物精品展」「紅色印記 革命遺珍——閩西中央蘇區紅軍標語展」「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浦城考古成果展」「華光溢彩——紀念建國70周年福建省非國有博物館館藏精品首次聯展」等主題展覽,「蘇維埃血脈——中央紅色交通線」「劉亞樓將軍紀念館新版陳列展」等專題展覽;與省電視台聯合舉辦「慶祝建國70周年家國故事圖片展」。2020年,受疫情影響閉館期間,在國家文物局推送的全國博物館網上展覽推介活動中,福建省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的「紅色閩西」,福州市博物館的「閩都華章——福州歷史文化陳列」,中國閩台緣博物館的「閩台緣主題陳列」,廈門市博物館的「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廈門歷史陳列」,陳嘉庚紀念館的「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陳嘉庚紀念館數字展廳」等7個展覽項目入選。客家族譜博物館的「祖宗的叮嚀——客家祖訓文化展」和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的「愛我中華——海峽兩岸助力冬奧會民間體育藝術展」入選國家文物局向全國推介的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
去年以來,福建省博物館抓住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在福州舉辦的契機,在創新體制機制、加強館際資源整合、深入挖掘文物內涵等方面開展探索實踐,推出一批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福建文化底蘊和城市魅力,擴大福建文化遺產世界影響力的展覽。2019年全省博物館共舉辦1230餘個展覽,2940餘場社教活動,參觀人數3560餘萬人次。
為加強對展覽工作的管理和指導,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質量,2018年,福建省文物局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博物館陳列展覽工作的通知》,組織召開了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專家座談會,進一步規範了陳列展覽申報、審核、備案等工作。2020年,為滿足疫情期間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福建省文物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博物館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完善博物館信息化建設、迅速做好線上展覽展示工作等。為規範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省文物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
服務重大活動 輿論宣傳有力
2018年,第八屆「博博會」在福州成功舉辦,省文物局全力以赴,積極協調配合,獲得國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中國博協專門發來感謝信,省文旅廳、省文物局主辦的「博博會」福建文博展區獲得「最佳展示獎」。省文物局還積極參與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中,配合國家文物局舉辦「互聯網+中華文明建設成果展示」,並參與承辦「數字海絲建設分論壇」活動。在「2015—2017年度中國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課程優秀教學設計推介展示活動」中,福建博物院、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的5個教學設計獲得「十佳」教學設計獎和「優秀」教學設計獎。在第九屆「牽手歷史——中國博物館十佳志願者之星」推介活動中,福建博物院的《文物在我身邊——福建文博進校園進社區「雙百」活動》獲得優秀志願服務項目。此外,省文物局與《福建日報》《中國文物報》、新福建APP等媒體合作,在新福建APP的「福建文物」號開設「每日文物鑒賞」專欄,受到廣泛好評。
近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福建省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莆田市博物館設立福建主會場,開展活動,並組織全省博物館舉辦展覽、社教、文物捐贈、鑒寶等豐富多樣的展覽和社教活動。今年,福建省文物局在漳州市博物館新館舉辦2021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福建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
激發生機活力 共享文博盛宴
為做好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宣傳活動,根據國家文物局的通知,福建省文物局下發了《關於開展2021年度「5·18國際博物館日」宣傳活動的通知》。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各博物館圍繞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The Future of Museums:Recover and Reimagine)的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慶祝「5·18國際博物館日」。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福建省文物局在漳州市博物館新館舉辦2021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福建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主會場啟動儀式系列活動豐富多彩,包括非遺展演、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授牌暨研學精品課程發布、福建省入選2020年度國家文物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頒發證書、福建省新晉國家二、三級博物館頒牌、福建省文物局主辦的「閩瓷雙璧·交相輝映——福建黑、白瓷器展」和入選2021年國家文物局「建黨百年精品展項目」的「戰旗獵獵永飄揚——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三團歷史陳列展」開展,以及免費鑒寶、文創產品體驗發布會。同時,組織開展「博物館的未來:恢復與重塑」和「一帶一路:福建外銷瓷」專題研討座談會,並舉辦福建全省博物館數字化論壇等活動。
5月18日,福建省主會場推出的「閩瓷雙璧·交相輝映——福建黑、白瓷器展」,通過「瓷韻千年」「玄妙之黑」「凝脂之白」「絲路帆遠」「薪火相傳」等5部分,展示福建古代製瓷業發展的基本脈絡,以及以建窯黑釉盞為代表的黑瓷和以德化窯白瓷為代表的白瓷工藝技術成就及其傳承發展。5月18日前後,福建省各博物館將舉辦260餘場豐富多彩的展覽、社教、鑒寶、講座、座談研討等活動,精彩紛呈,亮點頻出。各地不僅推出線下活動,還積極推出線上活動,提升公眾參與度,擴大「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宣傳覆蓋面。
省屬博物館中,福建博物院舉辦第二屆「千年絲路:尋找交流與互鑒的印記」線上活動以及「藏友匯——5·18國際博物館日免費鑒寶」,中國閩台緣博物館舉辦「銀幕中的百年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影海報展」以及「扇起媽祖情」社教活動,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開展「我在曇石山修文物——陶器修復體驗」活動,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舉辦「閩越史光——閩越國歷史文物展」,福建民俗博物館舉辦「民俗手工體驗及展演、講座」等。其餘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古田會議紀念館舉辦「輝煌百年·紅色古田革命故事比賽」,泉州海交館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泉州海絲唐卡長卷創作觀摩展」,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舉辦「開天闢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題展」。
地市博物館中,福州市博物館舉辦「『碗礁一號』沉船出水瓷器展」,廈門市博物館舉辦「廈門文博IP應用大賽」及配套活動,陳嘉庚紀念館進行「2021年廈門市大學生嘉庚主題文化創意比賽頒獎」,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舉辦「建黨百年琴島芳華——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寫生大賽啟動儀式」,泉州市博物館舉辦「海絲古樂尋蹤——館藏琵琶文物手工製作」,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舉辦「中央紅軍攻克漳州陳列展」,三明市博物館舉辦「陶理天下有趣泥巴現場製瓷」活動,龍岩市博物館舉辦「革命勝地·紅旗不倒展覽」,莆田市博物館舉辦「匠心傳承——古法造紙手作體驗」,南平市博物館舉辦「青瓷點彩體驗」活動,閩東革命紀念館舉辦「21張小紅凳——『新人書屋』黨史小課堂」。
縣區博物館中,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舉辦「船政文化主題講座」,德化縣陶瓷博物館舉辦「德化陶瓷展」,安溪縣博物館舉辦「香文化主題文物展」,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舉辦「旗幟引領模範——慶祝建黨100周年精品文物展」,福建土樓博物館舉辦「土樓兒女——永定名人專題展」,將樂縣博物館舉辦「台灣(理學)文創展」,建寧縣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舉辦「紅軍宣傳標語展」,古田縣博物館、屏南縣博物館、柘榮縣博物館、周寧縣博物館、壽寧縣博物館將聯合舉辦「紅色遺珍——閩東內陸五縣紅色文化聯展」。
非國有博物館中,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舉辦「5·18日國際博物館日暨恢復與重塑——近代奧運火炬展」,福建省屏南耕讀文化博物館在福州市博物館聯合舉辦「講好雷鋒故事·傳承雷鋒精神——雷鋒文化收藏展」,德化縣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舉辦「一起動手做陶瓷活動」,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舉辦「浮梁巧燒——明代御窯瓷器展」,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辦「恐龍足跡特展」,福建省海絲鐘錶博物館舉辦「紅色時光展」,邵武市華南鏡畫博物館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鏡畫上的中國故事展」,福建省志華根藝博物館舉辦「用藝傳承·紅色基因木根雕主題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