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報時評】中華巡天夢 激勵港創新
2021-06-17 00:23    香港商报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定於今日9時22分發射升空,搭載3名航天員上空間站。這是中國進入空間站階段後的首次載人飛行,航天員會留駐在天和核心艙約3個月,執行各任務,為後續空間站建造及應用發展奠下基礎。這也顯示中國航天探索戰略,正按規劃有條不紊地實施,在逐夢巡天的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向前邁進。

  在空間探索上,中國確定了分三步走的戰略。現已完成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和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到了第三步空間站建設。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將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今次航天員的任務,就是驗證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包括長期駐留保障、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能力等,為太空站的構建積累經驗。

  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以令人驚歎的速度一路追趕直至超越。自197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拉開中國空間探索的序幕後,從神舟飛船載人,「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到北斗衛星組網導航、「天宮」系列,中國實現了眾多探索太空的創舉。港人與全國人民一道,為國家航天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歡欣振奮,備感自豪。

  航天事業的發展,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經濟實力的縮影,亦顯示中國科技實力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不斷取得新成就。當前,正全力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院士大會上指出,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要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全面謀劃科技創新工作,當中就提出「在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前瞻部署一批戰略性、儲備性技術研發項目,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為圓中華巡天夢,建設科技強國,香港並非旁觀者,而應發揮優勢,積極創新,貢獻力量。事實上,中國航天事業不缺港人身影,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均有香港科研人員參與。尤其是理大的「相機指向系統」隨「嫦娥四號」探月,「火星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着陸火星,「表取採樣裝置」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均顯示香港有潛力和能力,在未來繼續參與太空科技相關項目,以至更多的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科技行動之中。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憑藉「一國兩制」優勢、雄厚科研實力、國際化營商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以及具備國際金融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良好基礎,香港在創科發展上,理應大有作為。例如在吸引更多全球頂尖研發資源匯聚,加快建設大灣區科技創新平台,為科技創新提供融資支持,開展創科合作等方面,都可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同時亦擴大香港科技的國際影響,增強自身競爭力及經濟動力。

  香港商報評論員周武輝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蔣璐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