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仲夏,驕陽下的蟬鳴聒噪與翻滾熱浪,在大灣區加速一體化融合的浪潮中隨風飄蕩。是巧合,亦或是時運,在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途經塘廈並設東莞南站的贛深高鐵已完成鋪軌,年底即將通車。屆時,作為「東莞智造」的傳統經濟重鎮,塘廈將乘風起舞,借力高鐵速度,更快更好更深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地處深莞惠都市圈幾何中心的塘廈,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即謀定以加快構建「一軸兩中心四片區」城市新格局,高水平對接和融入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推動「工業製造強鎮 品質魅力塘廈」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全力以赴打造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和引領東莞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冷運軍
一季度GDP猛增26.5% 發展動能強勁
去年受疫情衝擊,除內地外的全球經濟發展幾近「停滯」,而貨賣全球的「東莞智造」在牛年春節前異常紅火,訂單爆滿,企業為趕生產,以加薪、派利是等方式留員工在東莞過年,這一波操作寓意東莞製造業在這個春天迎來了復蘇的澎湃動力。塘廈作為「東莞智造」經濟重鎮,一季度錄得GDP 116.19億元,同比增長26.5%,比全省(18.3%)、全市(20.4%)分別高出8.2個和6.1個百分點,在全市排第三(並列)。
綜觀一季度塘廈經濟發展形勢,可概括為「三個有」,即有勢、有序、有效。所謂「有勢」,就是一批新的重大項目、新的民生工程陸續開工建設,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向好發展的態勢日益強勁。所謂「有序」,就是通過持續加強經濟監測調度、開展暖企大走訪等,幫扶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痛點、難點,扶企穩企長效機制逐漸建立。所謂「有效」,就是一季度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6.5%,排名全市第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1%,排名全市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9.7%,排名也全市靠前,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去年,塘廈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部署的情況下科學謀劃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在「十三五」收官之年,GDP首次突破500億大關,達到502.67億元。
塘廈逆境中成功突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為「十四五」發展夯實了堅實基礎。今年2月26日,東莞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暨一季度重大項目、增資擴產項目集中動工儀式在塘廈設會場,塘廈共有105個重點項目集中亮相。
梳理這105個重點項目,重大產業項目和城市更新項目佔了將近七成,且重大產業項目多達51個,投資836.4億元,預計年產值1433.6億元;城市更新項目22個,投資3169.4億元,預計年產值1380.7億元;民生工程項目32個,投資73.1億元。
可以預見,隨着這些項目的落地,將為塘廈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軸兩中心四片區 打造莞深融合發展樣板
去年,東莞首次提出涵蓋塘廈在內的南部臨深9鎮高水平對接和融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探索與深圳共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成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和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東莞南部臨深9鎮將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低成本、優環境的產城融合新社區,在交通、產業、政策、治理等方面謀求與深圳全面對接,加速深莞深度融合。塘廈毗鄰深圳,地處深莞惠都市圈幾何中心,「十四五」新時期面對融入與對接深圳示範區建設,重任在肩,城市發展、產業謀劃也需要新的格局與之匹配,「一軸兩中心四片區」的新發展藍圖未來可期。
按照規劃,塘廈「一軸兩中心四片區」的城市新格局,其中一軸是指城市綜合發展軸;兩中心是指城市綜合服務中心和高鐵樞紐副中心;四片區是指生態文化旅遊區、臨深片區集聚發展區、城市綜合服務區和高鐵經濟產業區。自改革開放以來,依託地緣優勢,產業互補、人流、物流緊密相連,塘廈聚沙成塔形成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塘廈製造」與不斷承接深圳產業外溢密不可分,諸如上市公司藍思科技、堅朗五金等一批優秀龍頭企業均落戶塘廈臨深產業聚集區,它們或由深圳轉移至塘廈,或是享受深圳與塘廈產業互補的便利迅速崛起。
新時期,在「三區」建設、大灣區加速融合及塘廈獲批建設莞深科技產業聯動發展基層改革創新實驗區等眾多利好疊加的情況下,按照規劃,塘廈鎮將從規劃、交通、產業、城市品質等領域融合對接深圳高質量發展。
6月10日,剛履新東莞市委書記的肖亞非調研首站便來到塘廈。在塘廈鳳凰產業園,肖亞非聽取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情況匯報。據了解,近20平方公里的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及高端裝備製造方向為主導,重點發展新一代通信設備、新型網絡、手機與新型智能終端、半導體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等產業,將打造成國內具有競爭力的電子產業信息高地。目前,該基地已招引重大產業項目19宗,預計年產值1088億元人民幣。聽完匯報後,肖亞非充分肯定了以塘廈為代表的臨深鎮街推動深莞深度融合、對接重大平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等方面的成效;並寄語臨深鎮街要成為深莞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和引領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高地;要敢闖敢試,大力改革創新,緊抓「雙區」建設重大發展機遇,學習借鑒深圳改革創新經驗,在推動土地收儲、招商引資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創新,為東莞高質量發展貢獻鮮活經驗;要拓展更多更好的發展空間,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去年,除了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塘廈建設莞深科技產業聯動發展基層改革創新實驗區,塘廈還深度參與深圳都市圈等規劃編制,制定《東莞市塘廈鎮和深圳市龍華區合作共建工作方案》,與深圳龍華在路網對接、創新交流、產業共建、公共服務等方面展開緊密合作。
「雙鏈」融合優化產業體系
作為東莞的傳統經濟強鎮,塘廈目前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醫療健康產業及高爾夫特色產業,產業規模龐大、配套完善,聚集了一批優質龍頭企業。
尤其是醫療健康產業,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塘廈依託產業實力優勢,篩選100多個防疫物資相關企業組建防疫物資出口專委會及塘廈進出口商會,形成了覆蓋口罩、口罩機、紅外線測溫儀、無紡布、熔噴布、呼吸機加濕器、消毒用品等類目齊全的防疫物資產業鏈,為本土乃至全國防疫貢獻「塘廈力量」。去年,防疫物資出口專委會19家規上企業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8.2億元,同比增長260.1%,佔全鎮規上工業總產值7.4%,為塘廈穩經濟快速復蘇提供強勁動能。
近年來,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東莞製造」堅持創新驅動、突破瓶頸向「東莞智造」轉變,轉變過程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科創與招商引資雙創驅動,助力創新鏈與產業鏈「雙鏈」融合發展。在創新方面,去年,塘廈與由中科院院士王恩哥擔任理事長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簽約,雙方推動「東莞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塘廈鎮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落戶塘廈。松山湖實驗室跟塘廈簽約的3個創新團隊,其掌握的技術分別在多孔陶瓷及複合材料、透明陶瓷材料、輕元素低維量子材料等領域具備領先地位,目前已產生5個已成熟、可產業化的項目,未來還會有更多代表科技前沿的項目在塘廈進行中試和產業化。
此外,塘廈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着力推進創新強鎮建設,大力推動科苑城市級創新節點建設,以科技型、創新型、總部型項目為主要目標,引進先進高端裝備製造業、先進新材料製造業、先進新能源製造業和先進電子信息製造業等領域優質項目,打造成為 「高新產業成長的搖籃」。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引進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建設中科先進科創產業園,通過構建「研究院+產業生態圈」的模式,打造集成電路和半導體材料科創產業基地。緊抓數字經濟發展契機,在跨境電商、智能製造、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
面對現有產業鏈環節中的企業大而不強的問題,塘廈編製產業鏈全景圖譜,培育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今年,塘廈有27家企業入選東莞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名單,塘廈將以「倍增計劃」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形成上中下游企業共贏發展的產業生態。
今年1月22日,三友聯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塘廈第四家成功敲鐘的本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該公司扎根塘廈十多年,不僅夯實資本市場「塘廈板塊」的基礎,且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繼電器領域的佼佼者。今年,塘廈還將加力扶持19家上市後備企業,未來5年,塘廈將推動10至15家企業上市,壯大「塘廈板塊」力量。
拓空間擴充高質量發展產業載體
時下,產業轉型升級面臨諸多制約,其中土地資源成為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普遍遇到的難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塘廈制定拓空間、「工改工」等新招突破瓶頸。去年,塘廈實施拓空間收回土地13宗共1652畝,完成「工改工」拆除平整任務466.7畝、土地整理任務450畝,有效盤活了存量和低效用地,為承接深圳外溢的優質產業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塘廈還將計劃收儲土地600畝以上,新增掛牌出讓土地至少800畝;落實「工改工」三年行動計劃,開展1-2個100畝以上的鎮村工業園改造,完成東莞市下達的1150畝「工改工」任務。新騰出的產業承載空間,為今年推動堅朗、三友、銘基、順絡等9個項目建成投產,及推動發斯特、快裕達、金龍等10個以上項目動工建設提供了土地資源保障。
高鐵助力更好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6月12日,贛深高鐵宣告全線正線軌道鋪設圓滿完成,年底即將通車,屆時塘廈將跨入高鐵時代。
贛深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塘廈設站,其區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規劃,贛深高鐵設塘廈站(東莞南站),未來是東莞東南部軌道交通樞紐,贛深鐵路、中虎龍城際軌道和東莞地鐵1號線支線、規劃16號線都將在塘廈站交會換乘。
按照深圳軌道交通規劃,未來深圳地鐵22號線將與東莞地鐵1號線支線在塘廈接駁,加上現有的途經塘廈的莞深高速、龍臨高速、深圳外環高速、從莞高速並設有8個出入口,一個東莞東南片區及臨深的交通樞紐已初現雛形,其帶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資源聚集與交互,對帶動經濟發展釋放的能量值得期待。
深莞融合由來已久,藉力大灣區加速一體化,如今莞深雙城正式走向深度融合,臨深的塘廈在交通便利、產業融合等方面佔得先機。有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塘廈與深圳對接合作主要集中在產業、交通、城市環境等方面,共承接引進深圳企業項目轉移近300家。
對標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平穩、從容搭上高鐵速度,塘廈城市建設及環境提升早已謀劃好應對之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塘廈提出全力推進贛深客專東莞南站片區交通配套設施、站前廣場以及安置區建設,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為契機,推進贛深高鐵東莞南站周邊農田環境整治提升,加快贛深高鐵東莞南站片區TOD開發。同時,塘廈還將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動沙湖大道、嶺南大道、高爾夫大道、泗黎路等與深圳對接的主要道路建設,推進江源大道、塘龍路、環市西路、環市南路、花園街跨鐵路橋、清湖頭跨鐵路橋等鎮內道路升級改造,大力改善內部交通「微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