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養生防癌宜適當運動
2021-07-03 00:26    香港商报
 

 持續的養生運動,可以使心氣旺盛,心血充足,心臟搏動有力,周身血脈通暢,維持形體和臟腑器官充足的血液供給,保證形體和臟腑器官的營養供給,促進臟腑、經絡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正常進行,使精氣血津液化生有源,氣血充足。通暢的血脈,還可以排洩污濁和廢氣,祛除病邪,修復病邪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預防疾病發生,促進病體康復。

 養生運動可以調動形體和臟腑器官陽氣(生理功能活動旺盛),同時也需要形體和臟腑器官「陰氣」(包括血液、津液)的含養輔助。若陰氣不足,不能含養輔助,日久必然會勞損、耗傷形體和臟腑組織器官的陽氣,給人體帶來傷病,嚴重者傷及臟腑、經絡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導致精氣血津液代謝障礙,內生致病邪氣,有可能罹患各類疾病或促發癌症。

 中醫的養生運動,歷來強調動靜相宜。動,是指形體要動,通過運動來提升人體陽氣的推動、鼓舞、生發和溫煦的作用,使人體臟腑器官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活躍。陽氣的生理功能活動,日常還需要有陰氣的抑制、含養、滋潤和滋生等生理功能相輔助,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靜」的一面,與動相對,動靜相宜。靜是靜養,靜養有兩個含義,一是運動後身體適當的靜止,使陽氣得到陰氣的滋養和修復、臟腑組織器官旺盛的生理功能活動適當的減緩下來。靜的另一個含義是「神靜」,即:人的精神思想要安靜、平和。人的精神思想,除正常生活和勞作要集中精神、要思考外,還要給心神、腦神和其他臟腑之神安靜、修養和恢復的時間。中醫的這個「神」,可以類比為人的精神、思想和心理功能活動,也包括心神和腦神對形體和其他臟腑組織器官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和支配。人體只有精神思想處於安靜狀態(如精神放鬆狀態、睡眠狀態、修習靜功),陰氣才能更好地養護並滋生陽氣,勞作後的臟腑組織和四肢百骸才有機會更好地修整,恢復生機。

 中醫靜養的方法有很多種:一是每次運動後有一定的休息時間,包括形體和精神思想的放鬆,以休息後疲勞得到緩解為宜。二是每日按時入睡,睡眠時間充足,半夜子時要進入深睡眠狀態,每天保持睡午覺習慣。正午時刻,陽氣隆盛至極並開始收降,陰氣開始生盛,陰陽氤氳交合之初,不要勞動形體和心神。三是每日酉時以後,可修習靜功(打坐或身體處於自由體位,全身放鬆,調整呼吸,不做任何思想活動,注意力集中在調整呼吸勻速悠長,用意念感受氣流經由鼻孔的出入),於睡眠前,通過調整呼吸、放鬆形體和寧靜心神,促使人體氣血平和、臟腑經絡功能平緩,陰平陽秘,陽氣漸入於陰氣之中(理解為:陰氣含養陽氣),進而安寐(入睡)。

 中醫養生運動還強調「天人相應」,即人體運動要迎合季節氣候的變化。春夏季,陽氣生發生長,人們可以適當地多運動,可以汗出如水,以助人體祛除濕氣,生發陽氣,促使臟腑、經絡和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由秋冬季的收藏、抑制狀態下,盡快恢復蘇醒。秋冬季(香港多是晚秋和冬初),人體精氣要收、要藏,不能過多消耗,要適當減少運動量,不可過多出汗,以免耗傷氣血。

 中醫養生運動的具體實施,需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狀態和年紀不同,選取適當的運動方法。每次運動時可有小勞(略感疲憊),但不可過勞。青中年以跑步、行山、大小球類、武術(太極拳、太極劍、五行掌、八卦掌等)、氣功(養生功、回春功、強壯功等)等為宜。老年人(7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慢跑、行走、武術和氣功(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郭林氣功和養生功等)等為宜。

 文:徐凱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謝燁挺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