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天地間大力協同 艙內外密切配合 神十二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
2021-07-05 01:27    香港商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7月4日14時57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標誌着中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繼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後,中國航天員再次實施的空間出艙活動,也是空間站階段中國航天員的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首次檢驗人和機械臂協同配合

 此次出艙活動,天地間大力協同、艙內外密切配合,圓滿完成了艙外活動相關設備組裝、全景相機抬升等任務,首次檢驗了中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檢驗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艙活動相關支持設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為空間站後續出艙活動的順利實施奠定了重要基礎。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自6月17日進駐天和核心艙以來,按計劃開展了各項工作,目前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後續在軌飛行期間還將進行一次出艙活動。

 此次出艙,3名航天員都有明確分工,首次出艙的兩名航天員,一人為機械臂安裝上臂支架,包括腳限位器、工具台等,隨後站在機械臂上進行全身移動。另一名航天員藉助艙壁上安裝的扶手,爬行一段距離到作業點進行輔助工作,其間還進行了一次應急返回驗證。

 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王焰磊介紹,一旦出艙時發生安全危險,航天員須快速返回氣閘艙,然後通過艙載應急供氧系統,確保生命安全。

 抬升艙外全景攝像機的位置,也是此次出艙的重要任務。事先,這台攝像機由於發射的外暴露限制,其被安裝在較低位置,無法進行全景拍攝。入軌之後,航天員根據任務需要,在攝像機上手工安裝抬升支架,擴展鏡頭視角,實現對整個艙外的監視。

 而在所有出艙任務中,對太空機械臂進行相關設備安裝和調驗,是重中之重。該太空機械臂被稱為中國智能程度最高、難度最大的空間智能製造系統。據王焰磊介紹,在兩名航天員出艙過程中,艙內航天員需要對機械臂進行操作,雖然地面人員也可以對機械臂進行大範圍轉移,但在有航天員站在機械臂上的時候,艙內航天員可以更直觀的對機械臂位置進行觀察,更能與艙外航天員進行直接交流。另外,由航天員自主操作機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飛天」航天服支持6小時艙外活動

 此外,此次出艙航天員穿着的「飛天」航天服,十分亮眼,該航天服由中國自主研發,其高近2米,重100多公斤,可支持6小時的艙外活動。

 據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服工程室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張萬欣介紹,這套航天服屬二代艙外航天服,從功能上相當於一個微型的載人航天器,無論是原材料、設計,還是實驗方案、驗證方案,再到改進方案,均為中國科技人員自主研發實施。相比於神舟七號翟志剛出艙時的艙外服,它的安全可靠性更高,支持艙外活動的時間更久,使用壽命也更長。

 專家表示,此次太空站出艙活動,是中國太空探索的重要步驟。通過對航天員出艙工作、體能變化、應急能力、以及相關設備性能等有效驗證,特別是在艙外進行長時間工作期間,航天員與裝備之間的適應性,協調性等,都將為後續航天員在艙外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朱劍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