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報時評】抗疫成績硬 才能早通關
2021-07-13 00:26    香港商报
 

 香港疫情大致受控,市民和業界對盡早與內地通關的訴求日益高漲,惟近日不時冒出的變種病毒個案,雖未有傳開象,但為兩地恢復通關蒙上陰霾。說到底,本港仍須持續做好邊境檢疫,外防輸入,堵塞病毒輸入和傳播的途徑,持續清零,提升疫苗接種率,構建群體免疫屏障。只有抗疫成績硬,才能爭取早日與內地通關。

 平心而論,經過一年多的抗疫,香港累積了不少經驗,找到精準應對疫情的辦法,包括在入境防疫管制、檢測、個案追蹤、檢疫隔離等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提升,同時進行社交距離限制,鼓勵接種疫苗等,市民的防護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如今的防疫總算是見到成效,例如實現連續33天本地零確診紀錄,昨再錄得零確診,疫情防控出現良好勢頭。不少人亦認為香港已具備條件與內地商討通關事宜。

 特首林鄭月娥昨表示,已向中央提交報告,反映各界希望早日與內地逐步有序恢復通關,希望能爭取中央從能力提升、個案穩定,再考慮對香港經濟和民生的需要,給予一個正面指導,例如何時通關、人數如何等。她強調不會輕易放棄嚴守的防疫態度,亦不會採取外國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

 事實上,以內地堅決實施的零感染策略,對開放通關肯定是慎之又慎。內地醫學專家張文宏指出,疫情對中國內地的威脅持續存在,倘若內地疫苗接種率超過80%,就有機會把疫情的危害降低到季節性流感水平,屆時「全世界的開放將是必然的」。現時,內地接種速度在加快,為達到群體免疫,逐步開放通關打好基礎。在此之前,必然採用嚴防死守的辦法,將病毒攔在境外,又或在出現零星個案時不惜代價全力堵截,實現「動態清零」,為全民接種贏得寶貴的時間。

 香港要實現與內地通關,打鐵還需自身硬。正如林鄭月娥指出,不是有硬指標才可討論通關,還要有能力的提升和證明。本港須展現防疫的硬要求、硬成績,才能達成與內地恢復通關的條件,此時仍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堅持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近日海外疫情嚴峻,香港機場僅半個多月來已有兩名員工感染變異毒株,令人憂慮機場的防疫疏漏。此外,新加坡、英國等多國全面轉向「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對港外防輸入帶來極大挑戰,稍有不慎恐令變種病毒在社區傳播。因存在不確定因素,加上目前接種率與達致建立群體免疫仍有相當距離,這些潛在風險,都給通關造成阻滯。

 兩地通關萬眾期待,亦是本港經濟走出低谷、盡快回暖的關鍵,是第一優先選擇,無論如何要朝着這個方向努力。香港好不容易才將疫情控制下來,繼續加強防疫,保持清零是唯一選擇。必須進一步織好、織密外防輸入的防護網,力求做到滴水不漏,守好關口。市民為己為人,也應更積極配合,只要身體狀況許可,應盡快主動接種疫苗,加速提升接種率,形成群體免疫屏障,達到認可標準。香港抗疫成績越過得硬,越經得起檢驗,政府就有越多籌碼,爭取內地進一步撤銷入境限制,直到完全實現免隔離通關。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