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灣區青年】科技語言通灣區連全球
2021-07-14 00:05    香港商报
 

 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   張澤松

 在科技的年代,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包括工作、學習、娛樂、文化都離不開電腦,透過程式編寫,我們可以讓電腦執行我們希望執行的指令。程序編寫並不是大家想像當中的火星文,而是一句一句的句子,以此為指令讓電腦可以執行我們心中所想的一切。在香港我們普遍使用繁體中文,在大灣區生活我們用的是簡體字,在電腦世界裏我們使用的是不同的程序語言。來自歐洲的學生、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學生,可以透過編寫一段程序代碼直接交流和溝通。

 香港的電腦教育,其實是相當領先的,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腦人才輩出,當年全球知名的Palm Pilot個人數碼助理,當中使用的龍珠晶片亦是在香港設計。直至2000年,科網股爆破後,普遍市民和學生便對科技相關學科失去了熱情,還記得2000年入學的大學生,成績與醫科生叮噹馬頭,是非常難入的學科。在最近的幾年間,全球、全國,以至香港都積極推動科技科學相關教育,而香港政府亦在中小學投放大量資源推動相關學習,但大學工程學科報讀的人數,仍然處於相對弱勢。為什麼呢?一個城市的發展,孩子們的教育,其實取決於父母這一代,以及學校教師對行業發展的認知。大家可以屈指一算,20年間,香港在科技教育當中錯失了20年。所以要推動孩子們相關的發展,必須要由家長以及教師做起。

 跨行業專才可產生協同效應

 早前,舉辦了兩場特別的編程課堂,其中一場是與大灣區深圳方面的教授一起舉辦,主題為人工智能,如何運用機械手臂,辨別熟透了的荔枝,和比較柔嫩的荔枝。來自香港、深圳大灣區、廣東省以及全中國的朋友聚在一起,透過1小時的課堂講解,學習程序語言,來解決荔枝熟透了的問題。當中一個小插曲是本來報名的人數是200多,但當天晚上出席的朋友只有100多位,原來在內地註冊Zoom是有一定難度的,內地的朋友比較喜歡用騰訊會議。推動大灣區的融合當中有很多微細之處須要注意,例如主題、溝通平台、如何執行,但我們相信只要訂立目標,必定能夠將大家連結在一起的。

 而另一場是針對金融行業與股票相關的編程課堂。學習程序語言,一般父母會認為這是孩子們的事,一般不會太過參與偶爾只會旁觀,但事實上現今社會一般人都非常長壽,而我們接觸電腦的機會亦非常多,如何將目光由孩子們轉移至自己,反而變得更加重要。因為認知學習程序編寫,就等同學習現今社會最重要的語言,這是該做的事。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擁有基本金融知識,以至科技語言的知識,能讓個人更具競爭力!其實在互聯網的時代,很多知識都能夠在網上尋找得到,但更加重要的是增強師資培訓,以及能夠讓更多科學、科技、工程學科的畢業生,獲得專業教師培訓,投身教育行業成為當中的教師專才。

 大灣區專才協會的目標,是要讓大灣區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才團結在一起,發揮專業知識,同時亦能讓跨行業的專才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歡迎大家一起參與協會的「1小時編程香港」「1小時編程大灣區」活動,並推介給更多朋友和專才,一起認識科技年代的全球語言,多閱讀、多寫作和多分享,是我們接下來需要做的事。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黃逸




getElementById('conte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 for (i=0; i<\/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