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在昨日舉行的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1北京峰會上,央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碳市場本質上是金融市場,不僅滿足具有當前大型交易系統的基本功能,更重要的功能是通過碳價格信號來實現投資的大數據引導,風險的大數據管理。
范一飛指出,2020年,中國綠色貸款餘額約12萬億元,居世界第一;中國綠色債券存量約8千億元,居世界第二。
另外,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會上表示,金融機構應避免「談碳色變」,不可簡單對傳統高碳行業踩踏式、冒進式地抽貸斷貸、到期不續作。
不過梁濤也指出,金融業為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賦能,既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也不能忽視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搞「一刀切」,要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尊重規律,實事求是,穩步推進,切實履行好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使命。
他表示,金融機構要準確理解國家碳減排和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的政策內涵,把握好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節奏和力度,要以宏觀的視野分析經濟低碳轉型發展的金融需求,合理測算高碳行業資產的風險敞口,穩妥有序調整自身資產結構。
碳市場開張6天「穩定」與「摸索」
7月16日,備受矚目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截至7月23日收盤,全國碳市場「開張」運行已有6天。縱觀6天的交易情況,業內人士的評價是:碳價格較為穩定,企業尚在摸索中。
碳交易數據顯示,6個交易日以來,除了首日成交量達410.40萬噸外,其他幾個交易日成交量多數在20萬噸以下。有參與企業交易人員表示,不少企業處於碳交易摸索階段,還在積累經驗,隨?後期企業參與度不斷提高,市場活躍度也有望得到提升。
全國碳市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面向未來,業界認為,碳市場需要更加完善,低碳科技需要重點發展,全民減碳有望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最大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