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經濟導報》卷首語:中國芯片瓶頸有望兩年內突破
【香港商報訊】將於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香港《經濟導報》卷首語指出,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部件,如果缺少了芯片,那麼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也就無從談起。一直以來,中國的中高端芯片都是弱項,主要依賴國外特別是依賴從美國進口。中斷芯片供應已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國的制裁也充分暴露了中國在芯片製造領域的短板和弱項,尤其是中高端芯片的製造,已成為中國最明顯的被卡脖子領域。
特別令人擔心的是,為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拜登政府一上台就制定了一個針對中國的所謂芯片計劃,其意圖就是要建立美國主導的全球芯片生產與供應體系。一方面,美國政府期望將亞洲地區的日韓芯片組裝與測試企業以及台灣地區的芯片製造企業能夠轉移到美國本土;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千方百計鼓吹並鼓動其盟友一起與中國進行「科技脫鉤」,對中國芯片產業進行圍追堵截,企圖將中國排除在全球芯片生產與製造體系之外。
從美國對中國芯片企業及其他高科技企業的圍追堵截教訓中,中國政府和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已充分認識到,高端芯片等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謂的全球芯片分工和全球芯片市場是靠不住的。因此,中國痛下決心,一定要攻克高端芯片製造的難關。中央政府已向外界宣示,到2025年中國芯片的自給率將提升至七成。所以,人們看到,近幾個月來,中國政府、產業界、科技界都在為中國芯片業的崛起積極行動,中國芯片產業鴻篇巨制式的布局正在全面展開。
然而,不得不承認,由於中國在高端芯片製造領域存在明顯短板,且一直嚴重依賴歐美日韓及台灣地區,因此,儘管中國試圖以舉國之力來克服這一短板,仍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見效。目前,中國芯片產業發展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而是人才,要建立起人才隊伍決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從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所攻克的各個產業技術高地的時間周期來看,特別是中國政府已高調宣示到2025年中國七成的芯片需求將由國產芯片提供,可以預期,一旦中國解決了芯片製造難題,全球性的芯片荒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日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透露,今明兩年中國將實現28納米和14納米芯片量產的重大突破。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宣告,中國的中高端芯片製造將有望在兩年內實現重大突破,全球性的芯片荒最長不會持續二年。而且可以預期,中國在14納米芯片量產之後,7納米甚至更精密製程的芯片制造也將會不斷取得突破。屆時,美國圍堵和遏制中國的算盤將徹底落空。